美國:第二個中國氣球正飛越拉美
2023年2月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五角大樓周五(2月4日)稱,第一個中國偵察氣球正在美國中部朝東飛行,基於安全考量,美方沒有將其擊落。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賴德(Pat Ryder)表示:「我們看到的報告稱,一個氣球正飛越拉丁美洲。我們正在評估這是否是另一個中國偵察氣球。」賴德並未透露氣球的確切位置。
美國國防部周四表示,美國政府在美國本土上空偵測到一個高空偵察氣球,官員確信該氣球屬於中國。這個氣球於周三(1日)進入美國空域,之後行經美國西北部的蒙大拿州;全美三座核武發射井之一,正位於蒙大拿的馬姆斯卓空軍基地(Malmstrom)。一位不具名的美國資深官員說,該氣球的飛行路線確曾經過敏感的軍事場所,目的「很顯然是用來監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起初在周五例行記者會上僅表示,「注意到有關報導,中方正在瞭解核實情況」。同日晚間,中國外交部承認該飛艇來自中國,屬民用性質,用於氣象等科研。根據中方的解釋,受西風帶影響,且自身控制能力有限,該飛艇嚴重偏離預定航線。中國對於飛艇「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表示遺憾」,並表示將繼續同美方保持溝通。
但拜登政府認為這是一個可操控的「偵察氣球」。這起事件引起美國國會兩黨關注,共和黨議員迅速對氣球事件進行抨擊,認為拜登軟弱。美國前總統川普更在網上呼籲「擊落氣球!」。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因此取消了原定周日展開、為期兩日的中國訪問行程。
周五晚間,布林肯在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通話。布林肯明確表示「這個偵察氣球出現在美國領空,明顯侵犯了美國的主權並違反國際法,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但布林肯也告訴王毅,「美國致力於與中國進行外交接觸」,他計劃「在條件允許時訪問北京」。
布林肯對媒體表示,第一步是要將偵察氣球離開美國空域,這是美方所關注的。
根據中國外交部周六就王毅和布林肯通話發布的新聞稿,「雙方就如何以冷靜、專業態度處理偶發事件進行了溝通」。王毅強調「中國是負責任國家,一貫嚴格遵守國際法」,「不接受任何無端的臆測和炒作」。他呼籲雙方保持定力,及時溝通,避免誤判,管控分歧。
中國:「沒有宣佈過什麼訪問」
中國外交部周六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推遲訪華行程作出回應稱,中國無人飛艇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領空,而中方已核查並向美方作出反饋。「該飛艇屬民用性質,用於氣象等科研。受西風帶影響,且自身控制能力有限,該飛艇嚴重偏離預定航線。這完全是一次不可抗力導致的意外情況。」
中國外交部強調,中國一貫嚴格遵守國際法,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無意也從不侵犯任何主權國家的領土和領空。「美國一些政客、媒體借題發揮,對中國攻擊抹黑,中方堅決反對。」
針對布林肯訪華,中國外交部稱:「事實上,中美雙方都沒有宣佈過什麼訪問,美方發布有關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我們予以尊重。」
美國專家:偵察氣球難以擊落
一名美國官員此前表示,此前拜登曾征詢軍方意見,但五角大樓認為擊落氣球產生的碎片可能對地面構成安全風險。這名不願具名的國防官員表示,從蒐集情報的角度來看,這個氣球的附加價值有限。
普遍認為,美國也對中國採取間諜行動,而且採用的是比氣球更為先進的技術。
華盛頓智庫「馬拉松倡議」(Marathon Initiative)的偵察氣球專家威廉‧金(William Kim)對法新社表示,氣球是一種難以被擊落的偵察手段。
他指出,第一個中國氣球看上去像一個普通的氣象氣球,但具有鮮明的特徵。它有一個相當大而且可見的「有效載荷」,這是一種以太陽能電池板供電,用於導航和收集訊息的電子設備。而且氣球似乎擁有美國軍方尚未投入使用的先進轉向技術。
威廉‧金表示,人工智慧使氣球能通過讀取周圍空氣變化來調整高度,引導它前往它想去的地方。
這種氣球的優勢是它可以在監視目標上空保持相對固定的位置,不像間諜單位用於拍照的衛星必須不斷運行。「這些氣球可以停留在頭頂上,與近地軌道衛星相比,它們可以一次在一個地方停留幾個月。」
金認為,中國的氣球可能原本打算從美國邊界外或更高的地方收集數據,但發生了故障。他說,這些氣球通常在6.5萬-10萬英呎的高度運行,這個氣球的高度則為4.6萬英呎。「這肯定有點低…如果你想讓它更難以被察覺或擊落,應該在更高的高度運行。」
但他也表示,擊落氣球並沒有想像中容易。「這些氣球使用的是氦氣,它不是飛船,不是射擊後就會燃燒。如果你在上面打穿一個孔,它會非常緩慢地洩氣。」
金指出,1998年加拿大空軍派出F-18戰鬥機嘗試擊落一個失控的氣象氣球,他們使用一千發20毫米口徑的機炮射擊氣球,最終仍花了6天氣球才終於落地。
威廉‧金表示,目前不清楚地對空導彈是否對氣球有效,因為它們的制導系統是設計用於打擊快速移動的導彈和飛行物體。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