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帶領新常委訪問延安暗示了什麼?
2022年10月2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本周,新上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一律身著藍色外衣,在習近平的帶領下進行了首次集體外出活動,前往「革命聖地」延安參訪。
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帶隊訪問延安——一個與毛澤東掌握權力密不可分的地方——是對他未來五年統治中國的方向一個重要的、刻意的暗示。
習近平的權力集中和個人崇拜程度超過了毛澤東以來的任何一位中國領導人,最終他在上周召開的中共二十大後進入歷史性的第三個任期。
周四(10月27日),他帶領新一屆政治局常委前往廣受歡迎的「紅色旅遊」地點延安。本屆新常委成員全都是他的忠實跟隨者。
位於印度班加羅爾的塔克薩希拉研究所的科瓦拉馬尼(Manoj Kewalramani)寫道:「訪問延安的訊號是慶祝(與毛澤東)平起平坐,並且不容許任何異議。」
中國官媒中央電視台(CCTV)關於這次訪問的長達16分鐘新聞報導中,多次出現毛澤東的畫像;而官方通訊社新華社的報導中,14次提到毛澤東的名字。
訪問行程包括參觀毛澤東的故居,以及1945年中共七大會址。在七大上,毛澤東至高無上的領導地位得以確立。習近平對這段黨史顯示出濃厚的興趣,並在言論和政策上受其影響。
這也讓人回想起中共依靠群眾「鬥爭」贏得血腥內戰的時代,觀察家們認為這與中國政府對當前國際政治的看法有相似之處。
時事評論人利明璋(Bill Bishop)在其每日時事通訊《外國人看中國》(Sinocism)寫道:「習近平似乎發出了這樣的訊號……為未來的困難時期做好準備,並為鬥爭做好準備。」
2012年習近平帶領新任政治局常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2017年他又帶領新任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參觀了中共一大會址。
「每次全國黨代會後的第一次出行似乎都是關於『不忘初心』。」 澳洲国立大學的宋文笛(Wen-Ti Sung)在推特上說。
據官媒報導,習近平周四要求,「全黨同志要把老一輩革命家和共產黨人留下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傳承好發揚好。」
延安在中共黨史中被稱為「革命聖地」、「紅色搖籃」。它坐落在中國西北偏遠、乾旱的山區,是中共為躲避國民黨軍隊的圍剿而進行的長達一年的徒步逃亡之後的藏身之地。
數以萬計的人在這次逃亡中死去。倖存者到達延安時,是一支疲弱不堪的軍隊。
毛澤東和他的人馬,其中包括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與當地農民一起住在窯洞裡。
最終,中共在內戰中戰勝了國民黨,延安時期就被描繪成黨在逆境中克服困難的光輝典範。
延安也與毛澤東確立地位和鞏固權力密切相關。
延安整風是一場大規模的洗腦和清洗運動。在此期間,包括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在內的一萬多人遭到殺害,由此確立了毛澤東無可爭議的領袖地位。
但在官媒的報導中,習近平周四說,「黨通過延安整風,使全黨團結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實現了黨的空前統一和團結」,「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習近平當政的一個特點是強調黨內紀律,最顯著的手段是長期的反腐運動。
批評者說,反腐運動是一個隱蔽的政治工具,習近平用它消滅了許多對手。
漢學家陳仲禮(Alfred L. Chan)說,習近平傾向於將自己視為「革命的接班人」。
在講話中,習近平試圖在過去和現在之間劃出一條直接的連線,將歷史作為黨和個人權力的合法性來源。
例如,在周四的講話中,他提到了自己多次到延安參觀。
文革中,15歲的習近平到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公社梁家河大隊插隊。他住在窯洞裡,對農民體力勞動的嚴酷性感到震驚。
他經常提到這段時期的生活經歷,稱它給了自己勇氣和決心,以及對普通民眾生活的瞭解。
分析人士說,這是習近平試圖倣傚毛澤東塑造他的公眾形象和成長故事的另一種方式。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問題學者吳木鑾(Alfred Wu)說:「習近平希望像毛澤東一樣位列中國共產主義的正統之中。」
(法新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