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親民秀與毛路線
2013年9月1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美聯社評論稱,習近平上任之後要求黨員幹部重新重視聯繫群眾,這是他鞏固對中共的領導力的策略之一,同時也試圖起到保護形象、反擊對於一黨制批評的作用。而最近有關其生活工作細節的一些報導無疑能夠營造一個"貼近群眾"的習近平形象。
但是,展示親民形象是否能為習近平"加分"?中國人權活動人士胡佳對此表示質疑:"這些東西如果說以前還能在媒體中起到矇蔽老百姓作用的話,現在播出來只能讓更多人感到他在作秀,或者有更多人意識到宣傳體系造假粉飾,那一套長期慣用的手法。"
習近平"親民" 駱家輝"作秀"?
胡佳同時提到,今年4月還曾經傳出過"習近平打的"的傳聞,此後又被否認;而現在宣傳部門重點宣揚習近平吃榨菜小米粥,讓人不由聯想起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曾因為在中國坐經濟艙吃工作便餐而被中國部分官媒斥為"作秀":"宣傳機器真的是黔驢技窮了,在每一個步驟上彰顯他們的愚蠢。駱家輝做經濟艙並不是媒體先報導的,而是同機的人拍了照片放到網上,'有圖有真相',而習近平所謂坐計程車的報導,樹了又推倒,弄得撲朔迷離,你不知道是有人拍馬屁拍錯了,還是因為其他原因有被否定了。這個就讓公眾感覺到,這個國家宣傳機器出來的東西往往是造假的。"
按照美聯社的分析,與習近平"親民作風"和"群眾路線"策略同時並行的還有兩項運動:從黨內而言,"反腐運動"目標直指影響中共內部凝聚力的黨內對手;而在黨外,則對尤其是網路及其他輿論平台上有影響力的批評者採取強硬立場。
黨內打擊異己 黨外壓制言論
美聯社認為,這些策略是否能夠奏效,或者甚至彼此矛盾,這都有待於在今年11月的十八大三中全會上加以驗證。普遍預期,中共新領導層將在本次會議上宣佈新的經濟改革計劃。習近平、李克強等人一再表示中國需要進行新一輪經濟改革,但這些變動可能會影響中共黨內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以及他們所控制的實力龐大的國有企業。
"習近平執政風格"的一大特徵是"群眾路線",而在中國政治語境中,這一路線與毛澤東密不可分。在文革結束之後由鄧小平主持的《關於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依然把"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定義為"毛澤東思想"的三大重要方面之一。路透社分析稱,重提"群眾路線"突顯新領導層對於腐敗問題重挫中共形象的憂慮。
"從某種程度而言,他確實有點像是教皇,代表著某種意識形態純潔性",澳洲悉尼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凱利‧布朗(Kerry Brown)表示,"正如教皇,他不得不時不時發表這種代表信仰核心的'教皇勒令'。"
高舉毛思想:重回老路?暗渡陳倉?
布朗進一步分析稱,中共與社會脫節,信任度缺失,新領導層試圖以"群眾路線"的方式挽救危機,但最後只是一種空洞的姿態。習近平控制言論、打擊政改呼聲的做法正在抵消自己有關"黨員應該傾聽群眾聲音"的勸誡。今年早些時候曾傳出消息,中共高層發布了一份被稱為"9號文件"的內部備忘錄,其中將"普世價值"、"公民社會"等列為危險的西方意識形態滲透。
聯想到習近平參觀毛澤東故居宣稱"讓紅色江山永不變色",以及在他主政之後中國官媒輿論對於民主價值意識形態的連續攻擊,許多中國自由派知識分子顯得頗為失望。此前,習的上台曾被一些人視為中共改變專製作風、引入司法獨立和憲政理念的一個契機。人權人士胡佳則認為,習近平與此前遭到罷黜的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一樣都是中共的"太子黨":"中共所謂第五代的時候劃了一個圈,毛鄧一代是打江山的一代,到江澤民、胡錦濤只能被習近平、薄熙來視為'守業人',由他們執掌'紅色江山'過渡一下,等'紅二代'成長起來,政權還是他們的。"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習近平執政時間尚短,也許仍處於整合黨內、積蓄力量的階段。現在對於毛澤東的公開推崇可能是一種"暗渡陳倉"的策略。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中國問題專家李成對美聯社表示,許多中國領導人不得不捍衛毛的政治遺產以維持黨內統一,習近平本人也不例外,而他在政治上究竟有多保守則仍需時間觀察。"現在斷言習近平要徹底擁抱毛路線還有些為時過早。我認為,在今後幾個月裡他也許會通過更多的積極發展讓我們大吃一驚。"
作者:石濤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