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血腥的歷史與現實

2014年3月2日

香港社會抗議媒體人連續遇襲,中國網民要求昆明恐怖襲擊事件更多真相,台灣學者認為台灣仍未直面"二二八事件"遺產。

https://p.dw.com/p/1BICl
Journalisten Protest Hongkong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明報》前總編劉進圖遇襲,震動香港社會。"佔領中環"發起人之一、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明報》發表文章說,劉進圖遇襲讓他想到自己:"這樣的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嗎?"他說,"這裡我也不談親中報章差不多每天都有的攻擊文章了。我不時還會收到帶有恐嚇成分的匿名信件。初收到時,都把它們看為惡作劇。但見到發生在劉進圖身上的事,自己也突然惶恐起來。難道香港真的已變成了一個我再不認識的地方?"但是他說,"我心裡還是懷著希望,而力量就是源自這希望。"

大陸官媒《環球時報》發表社評,以大篇幅"提醒"在未抓到兇徒前,暗示某些人或力量是事件幕後策劃者,極不負責任。社評一方面叫人不要猜想,另一方面自己卻對兇徒"幕後力量"的動機作出猜測,表示"他們的目的是要利用被襲者的敏感身份放大兇案效果,製造困惑,搞亂香港"。時事評論人李怡在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揭示種種證明表明權力打壓新聞自由,按西方關於言論自由的判例,為鼓勵公眾對政治、社會問題發表意見,應該容許有搞錯的空間。若動輒以證據不足來否定社會對公眾事務的議論,扣以"搞亂社會"的帽子,那無疑就是否定了人民有言論自由的權利。

李怡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讓香港市民普遍認識到:從上海仔飯局、黑人物維穩、愛字堆登場、《陽光時務周刊》創辦人遇襲、施永青座駕被砸、黎智英家門被撞,然後是劉進圖事件,自梁振英登場後,香港的文明已大幅滑落,黑社會主義已進佔香港。他呼籲香港人奮起迎戰黑社會主義,為維護香港的既有文明而不怕犧牲地抗爭。

二二八:轉型正義仍未得到認真對待

台外作家、媒體人楊渡在香港《明報》發表文章《二二八事件67周年:我們沒有仇恨的本錢》說,發生於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是延續台灣光復後所有社會矛盾的總合,也是反映出一個殖民地社會如何回歸轉型的艱難歷程。它既有兩種不同發展階段的社會如何重新融合的課題,更有各種階級矛盾、族群衝突,以及殖民文化之殘留如何轉化等的交纏糾葛。"在長遠的'時間之鏡'下,我們都只是大歷史的一個倒影,我們沒有仇恨的本錢,只有互相悲憫的觀照"。

楊渡認為,台灣光復初期的衝突,是由於一個缺乏紀律與法治觀念的行伍、公務員、特務們,以及充滿互為矛盾鬥爭的政治群體,來統治台灣。即由社會發展階段較落後的一方,去統治發展階段較為現代化的一方,這是二二八悲劇發生的結構性根源。

台灣傷痕歷史研究者及策展人黃惠君在台灣《自由時報》發表文章《二二八紀念什麼?》指出,每年的二二八,台灣都不平靜;可預見的是,未來也不會平靜。"關鍵就在不論誰執政,都不把真相、不把轉型正義當一回事"。

黃惠君說,而每年的二二八,台灣社會其實並不知道要紀念的是什麼?我們的教科書只會提緝煙血案,反對黨也一樣只會從緝煙血案發生的大稻程遊行。"受難者為時代高舉的改革,從未成為教科書上要留給台灣小孩的精神遺產;受難者基於反抗暴政殉難的身影,也無從寫入歷史"。

黃惠君認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為解決當時政治惡劣所做的努力、所留下的民主遺產,以生命刻下的理想,迄今不是台灣社會紀念二二八的主調,以致形成一個沒有靈魂的事件。"

China Bahnhof Kunming Anschlag
作家"阿花的伊薩卡島"評論說:"新疆問題一塌糊塗,然後他們選擇把最溫和最希望對話和解的伊力哈木抓了。"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

昆明血案:不明不白地死去

昆明發生死傷上百人的恐怖襲擊事件,中宣部照例下令要求媒體只能發表新華社通稿。南方都市報記者馮翔一句感慨在微博廣泛流傳:"從來不告訴你到底發生了什麼,只讓你盲目地仇恨,莫名地恐懼,稀裡糊塗地活,不明不白地死。"

媒體人康少見說:"京華(時報)頭版沒有昆明,新京(報)也沒有。沒有圖片,連個導讀都沒有。如此重大的,會影響現實走向的歷史事件,沒有哪家負責任的媒體不願意發聲,但媒體照舊被鉗住了喉管。是的,媒體被鉗住了喉管。於是我們每一個人,雖然在恐懼中,但甚至連為什麼恐懼、為什麼憤怒都不清楚,我們如何指望安全?"

西安外國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院長王天定說:"不許我們追問仇恨之因,但要我們吞下仇恨之果。"

導演傅志彬說:"在新疆搞了60多年,結果卻將災難帶到全國,能不能讓大眾知道內情,參與對新疆前途的討論,自己搞不來,就不要捂著了。"

深圳大學傳播系副主任孫海峰呼籲"停止兜售廉價的義憤",他說:"濫殺無辜天人共怒。但若止於齊聲譴責所謂極端分子,實為輕佻的看客話語。對平民濫用暴力,在這國家何曾受過普遍譴責,更遑論審判?當暴力成為權力的唯一邏輯時,難道不也成為對話的唯一手段?"

作家"阿花的伊薩卡島"評論說:"新疆問題一塌糊塗,然後他們選擇把最溫和最希望對話和解的伊力哈木抓了。"

上述言論均已被新浪微博刪除,此處根據"自由微博"保留的記錄整理。被刪除的微博還包括"通稿"之外與官方口徑一致的新聞與評論,例如被網民稱為"五毛學者"的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法天的評論:"腦殘公知們還假惺惺地反思體制,你怎麼不用這理論去反思美國本土發生的恐怖主義襲擊呢?!為死難者默哀,譴責一切恐怖主義和報復社會的行為!"

摘編:張平

責編:苗子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