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解碼中國:習近平和拜登如何找到共同點?

當遠
2023年11月11日

中美兩國領導人將於下周在三藩市舉行面對面會談。專家稱,這兩個對立的大國需要找到共同點,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

https://p.dw.com/p/4Yhcj
2022年11月,習近平與拜登在峇里島會晤
2022年11月,習近平與拜登在峇里島會晤圖片來源: Kevin Lamarque/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將於11月11日至17日在美國三藩市市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期間舉行會晤,想必屆時為他們攝影的記者將是亞歷山大(「壓力山大」)。

這張照片將展示在經濟和安全政策方面互為競爭對手的兩個國家之間眼下的關係。這關係可是非同小可:如果兩國不合作,就無法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

媒體和公眾將仔細觀察這兩個人的面部表情、姿勢和整個場景,以解讀兩國之間的關係。不過,至少他們的身體將近距離接觸:拜登身高1.83米,習近平身高據稱在1.80米左右——但這並不能完全確定,因為中國對待這些訊息就像國家機密一樣。

習近平和拜登上一次會晤是2022年11月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G20峰會上。在那以後,雙方一直保持著活躍的政治磋商,但這兩個人並沒有直接面對面地交換過意見。

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ICS)首席分析師萊加達(Helena Legarda)說:「習近平和拜登將討論當前的問題,這一點相對明確。但是,他們能否達成共識還不確定。這次峰會可能不會有太多成果。」

政治制度上的相互對立

中美關係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政治體制的對立。中國是一黨專制國家,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政府表示要在2050年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中國希望到那時能夠取代美國成為全球超級大國。作為一個共產主義國家,中國在冷戰期間與西方陣營進行了數十年的鬥爭,但未能取得成功。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和民主國家,則希望捍衛自己的地位。

習近平和拜登代表著兩個在政治制度截然不同的國家,但是在氣候改變等全球化問題上又必須相互合作
習近平和拜登代表著兩個在政治制度截然不同的國家,但是在氣候改變等全球化問題上又必須相互合作圖片來源: Kevin Lamarque/REUTERS

兩國在多個層面展開激烈競爭。經濟是一個方面,尤其是半導體、數字化和人工智慧等高科技領域。但地緣政治利益也不遑多讓。中國希望與非西方國家結盟,重塑目前由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歸根結底,問題在於誰將主導21世紀的意識形態模式,是共產主義專制還是資本主義民主。

1972年,在尼克森總統的領導下,美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在過去幾十年中,兩國關係經歷了快速發展,尤其是自1978年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政策以來。

經濟貿易上的相互依存

中國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與其他國家建立了密切的相互依存關係。中國巨大的市場吸引了眾多來自歐洲和美國的投資者,他們帶來了資金和技術知識。例如,2022年,德國大眾、寶馬和梅賽德斯‧賓士等汽車製造商平均35%的收入來自中國。

與此同時,中國還在非洲、中亞、拉丁美洲以及阿拉伯世界進行了投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又稱「新絲綢之路」)就是其中一個突出的項目。「一帶一路」倡議有兩條貿易路線,一條是陸路,另一條是海路。中國還在由主要新興經濟體組成的「金磚+」集團中發揮著領導作用。「金磚+」集團最初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組成,目前正在擴大,又增加了六個成員國。目前大約有40個國家表示有興趣加入。

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教授、中國經濟研究專家陶伯(Markus Taube)說:「中國正在實施一種試圖利用經濟槓桿來在與其他國家的外交關係中實現自己政治目標的國策。」

拜登稱與李強會面「我沒想遏制中國」

陶伯教授上周在杜塞道夫举行的德中商界會議上說:「中國希望在全球體系中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同時也在提出這樣的要求。因此,中國與西方世界的對立越來越多。我們正在經歷利用『經濟國策』作為追求更高國家目標的工具的復興。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認為,「經濟國策是指利用金融、監管和經濟工具來實現外交政策目標」。

「以貿易促轉變」並不盡如人意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最初是西方希望通過「經濟國策」實現政治變革,尤其是在20世紀90年代。當時德國的流行語是「Wandel durch Handel」(以貿易促轉變)。「德國的秩序理論家們認為,沒有自由的社會模式,複雜的經濟就無法運行。『以貿易促轉變』將啟動一個協調的進程,」陶伯指出:「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這種觀點並不完全正確。」中國已經證明,資本主義和專制制度可以成為絕配。

墨卡托中國研究所首席分析師萊加達說:「西方國家面臨的巨大挑戰和長期擔憂是,中國已經表達了改變當前全球秩序、規則、價值觀和原則的勃勃野心,決意令其更加符合自己的利益。」

以美國為首的「七國集團」(G7)是一個由七個工業化國家組成的自由民主集團,德國也是其成員之一,該集團表示願意與中國就「全球挑戰和共同利益領域」開展合作。11月8日,「七國集團」外長在日本舉行會議後發表聲明,聲稱「我們認識到坦誠接觸和直接表達關切的重要性,願意與中國建立建設性的穩定關係」。

在習近平訪美之前,人們呼籲拜登總統對中國在周邊海域和其他地區的挑釁行為作出更果斷的回應。但是,儘管雙方在制度上存在競爭,要使中美兩國克服共同的挑戰,就必須建立務實的聯盟。在這場宏大的競爭中,西方也在努力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德國外交長貝爾博克在啟程前往東京之前說:「作為民主國家,只有當我們在全球各地的朋友感覺得到我們嚴肅對待的時候,我們才能在與專制勢力的系統性競爭中站穩腳跟。」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