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與俄羅斯人的團結精神在哪?
2015年11月1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現在,俄羅斯官方也相信,兩星期前一架俄羅斯客機在埃及西奈半島墜落的的肇因是一枚炸彈。俄羅斯主要情報機構-聯邦安全局(FSB)局長伯爾特尼科夫(Alexander Bortnikow)本周二(11月18日)作了相關通報。他稱,在俄羅斯航空公司Metrojet失事客機A321殘骸及乘客行李上發現炸藥痕跡。
務實調查
安全機構用兩星期時間,平心靜氣調查災難原因,而不是匆忙表態、提出懷疑對象,這並非不同尋常。但另一方面:涉及與俄羅斯和俄羅斯人的關係,目前在西方一切都不正常。
當西方情報部門在空難發生數天後便確信這是一起襲擊事件時,莫斯科未馬上表示贊同。對此,西方人很快作了偏頗的詮釋:恐襲論不符合克里姆林宮的口味,所以,俄當局避諱提及。西方稱,若真是恐襲,克里姆林宮就會失去國內公眾對不久前發動的、在西方引起爭議的俄在敘軍事行動的支持。按這一看法,俄聯邦安全局昨天的通告被解釋成是一種延後的修正。西方人在做此解釋時還不忘提醒說:俄方是在巴黎殘暴恐襲事件發生數天後作出這一修正的。
俄百姓支持莫斯科對敘政策
西方的論點應該受到強烈質疑。根據該論點,客機是被炸這一真情若曝光,俄羅斯社會對克里姆林宮敘利亞政策的支持會受到強烈質疑。其實,情況正好相反:就像眼下的法國一樣,對俄遊客的恐怖襲擊反而會讓俄羅斯軍事行動在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現今俄公眾中獲得更多支持。懷疑克里姆林宮害怕恐襲論,只說明,西方不懂俄羅斯。
但是,對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而言,更有害的還是另一點:歐洲境內早早就傳布了客機遇襲論,卻沒有像巴黎"11.13"恐襲事件發生後那樣,出現公眾對俄羅斯遇難者的團結宣示。俄羅斯人不會不注意到這一情況。
遇難者是遊客
你可以認為俄羅斯的敘利亞政策是錯誤的和不負責任的,尤其是可以指控克里姆林宮在東烏克蘭的攻擊性政策和絕對違反國際法的對克裡米亞的吞併;但是,成了伊斯蘭恐怖主義分子犧牲品的俄羅斯遊客理應得到我們毫無保留的同情!
正如巴黎大街上、音樂廳或體育館內的人們對法國的外交政策沒有任何責任一樣,客機上224名俄羅斯和烏克蘭乘客對克里姆林宮在敘利亞的政策亦無責任。倘我們西方人有理由不願再讓人指控我們按雙重標準行事,那麼,在得知俄羅斯客機是遇襲這一事實後,我們應該表達對俄羅斯人的同情和支持,大聲說:"我們是俄羅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