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黎巴嫩戰後重建—金錢難以為之

Peter Philipp2006年9月1日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旨在幫助黎巴嫩戰後重建的出資國會議取得了圓滿的結果。黎巴嫩有望獲得高於人們預料近一倍的援助款項。據此次會議的東道主瑞典表示,與會各方計劃為黎巴嫩提供9億4百萬美元。德國之聲中東問題專家Peter Philipp認為,儘管這一數字可以令黎巴嫩總理西尼烏拉感到滿意,但他面對的卻是艱巨的挑戰。

https://p.dw.com/p/92DH
藍盔部隊也不能捍衛一切和平圖片來源: AP

黎巴嫩總理西尼烏拉是一位很有素養的人。這位曾為金融專家的總理領導的政府內閣匯集了各行各業的專業精英,西尼烏拉有志繼續去年慘遭謀殺的黎巴嫩前總理哈裡裡啟動的國家重建進程。他深知肩負的重任: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民兵間的戰爭使黎巴嫩後退了若干年,也使該國重建比以往變得更為緊迫。

人們可以從西尼烏拉身上明顯感受到沮喪與氣惱的情緒,但絕非聽天由命。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國際出資國會議上,西尼烏拉為自己國家籌集更多資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且是以無可指責的政治家的風度。在國際政治舞台進行遊說,西尼烏拉可謂駕輕就熟。他有極好的說服力。一如斯德哥爾摩出資國會議結果所顯示的那樣:西尼烏拉手下專家們預計為啟動黎巴嫩重建急需資金5億美元,但是他們將得到的援助款項卻是這一數字的近一倍。儘管經驗證實,人們應審慎對待出資國會議的喜人成果,因為為了突出自己的業績,出資國往往將業已支付的款項和將要支付的數字重疊在一起。

儘管如此,諸如斯德哥爾摩這樣的出資國會議會令人十分尷尬:人們剛剛請求國際社會為克服戰爭創傷提供資金援助,又不得不面對新一輪戰爭的嚴重後果。於是,人們不禁會問,這樣的局面是否會永遠持續下去,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人們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那便是造成破壞的一方是否應承擔重建資金的支付:人們在此所指的是以色列。在斯德哥爾摩出資國會議召開時,以色列大量使用集束炸彈被公之於眾絕非出於偶然——以色列此舉嚴重地違反了國際戰爭公約。

但是在斯德哥爾摩出資國會議上,與會代表們沒有對以色列所應承擔的責任展開討論,當然,真主黨民兵及其支持者大馬士革和德黑蘭政府所應承擔的責任也不在被討論范疇之列。總之,人們既沒有邀請以色列,也沒有邀請敘利亞和伊朗參加此次會議。但是這三個國家卻無所不在:此次出資國會議的與會代表們都清楚,僅靠戰後重建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在中東地區創建永久和平與穩定,建立和平秩序,現在看來,這一切似乎近於空想。

黎巴嫩總理在此問題上也有一定的責任:在動身前往斯德哥爾摩之前,他曾表示,拒絕與以色列締結和平協議,激起了以色列的憤怒:以色列對黎巴嫩實行狂轟爛炸,使黎巴嫩倒退了若干年,使人無法與之締結和平協議。西尼烏拉似乎對真主黨民兵也滿腔憤怒。而公開發洩自己的憤怒情緒對每一位黎巴嫩政治家來說都是非常危險的。懷著這樣的情緒,西尼烏拉又開始了他熟悉的工作,那便是黎巴嫩的戰後重建。但他也深知,只要真主黨民兵和以色列的問題得不到解決,那麼所有的一切努力均是徒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