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試探「顧彬事件」的幾個「看點」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6年12月24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發表了對顧彬教授的兩個採訪。第一個採訪被重慶晨報以炮轟中國當代文學是垃圾為題發表後,在中國引起了轟動效應,被稱為「顧彬事件」,故而有了第二個採訪。這個「事件」中,有幾個方面引人關注,比如為什麼沒有成為「辱華事件」,如何看待遭到「攻擊」的作家和作品,這是否是「假新聞」,等等。德國之聲記者平心在此作一個粗淺的歸納分析。

https://p.dw.com/p/9blO
Prof. Wolfgang Kubin圖片來源: DW-WORLD

為什麼沒有發展成「辱華事件」

這是中國媒體上的一篇文章提出的一個有意思的命題。老外對中國說三道四,這還了得?但為什麼這次卻幾乎沒有人罵顧彬這個老外,沒有憤青群起而攻之呢?顯然,這裡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個方面自然是:顧彬之流是對中國有大貢獻的人。是他們把中國文學介紹給世界;中國文學要靠他們走向世界。第二個方面是相聯貫的,作家們自然也不願意輕易「得罪」他們。

第三個方面才是主要的:民心來得如此快如此洶湧。還沒等專家們作家們作出反應,網上已經是一片擁護之聲。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查了一下百度,發現相關鏈接達到了21萬個,這個反響是太大了。

也許這是一個積極的進步的訊號。動輒把西方媒體西方人士對中國各方各面的批評視為毒蛇猛獸,動輒扣一頂「辱華」的帽子,顯然小家子氣。滿耳贊頌聲,除了高興愉快,又有多大好處呢?

如何看待直接受攻擊者?

顧彬點名批判了一些作家和流派,比如說「狼圖騰」是法西斯主義,說棉棉、衛慧等是垃圾,在第二次採訪中甚至把虹影和安妮寶貝也歸在了這一類裡。說實在的,筆者在發表第一次採訪時就有些擔心,看了一些中國國內的網民和專家反應後更增加了一些擔心:這是否會導致中國進一步地限制題材,限制作家的選擇呢?

看了更多的反應和文章後,筆者的擔心少了一些。有跟著罵的(比如罵身體寫作),也有用道理闡釋的(比如說狼圖騰確與尼采理論有聯繫,顧彬此說一針見血)。但還沒有看見給人戴上文革中的「毒草」之類的大帽子。看來,畢竟已經是21世紀,畢竟中國廣大文學愛好者和讀者已經廣有涉獵。再說了,顧彬終是一家之言。讀到奧地利漢學家的話,他就說棉棉不錯。把虹影和安妮寶貝歸入「美女文學」並加以批判,筆者尤其不能苟同。

當然顧彬在第二次也說到,「美女」們也寫了一些新的內容(大意)。他中和了一下,把對「狼圖騰」的看法說成是德國人的德國歷史觀;他具體了一下,把「美女文學」的問題解釋成主要是語言太「破」。(其實,安妮寶貝們的語言絕對不是破的。)

當然,不少網民顯然很反對「身體寫作」之風。但這也顯然是把問題簡單化單一化了。鬧偏了,就會導致對題材的進一步限制。而中國當代文學的問題不是題材領域太廣,而是不夠廣。就像有位專家說的,於是作家們都去「內視」了。但提倡「外視」,也不應該禁止「內視」,各種「視」都有了,這個文學才有希望。

如何看待「假新聞」

人民日報日前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指責重慶晨報製造「假新聞」。顧彬根本沒有說過中國當代文學全是垃圾,該報卻為了轟動效應而這樣說。這篇文章最後說,對這種製造假新聞的現象「絕不能聽之任之」。

重慶晨報確實歪曲了顧彬的話,顧彬本人也作了澄清。但是,顧彬不看好中國當代文學確是實情。畢竟該報還是引述了一些原話,有意扭曲個別原話,但並沒有扭曲顧彬講話的實質。

這個毛病其實在中國是比較常見的。最近德國之聲中文網發表了一篇關於德國警察對中國在德商人大搜查的報導,也許標題寫得不是很正確,用了「搜捕」這個詞,但文章裡明明寫的是搜查了40多個點,可能逮捕了個別人。到有的中國媒體那兒,標題就變成了「逮捕了40多個中國商人」了。而且還說是德國之聲等德國媒體「渲染」此事。這才更是假新聞了。

轉載西方媒體的報導,加上些批判性,適當澄清自己的立場,或許可以理解。重慶晨報的標題看上去也像有此意。

「假新聞」固然要不得,但是人民日報署名文章的語氣卻讓人別有一番擔心。是否會因噎廢食,趁機把新聞報導再收緊些?這是讓人擔心的。但看來似乎目前還沒有擴大化的樣子。

如何看待中國當代文學?

網民讀者如此擁護顧彬,讓顧彬自己感到「害怕」。其實,關鍵在於怎麼去讀網民群眾的觀點。筆者的理解是:中國民眾希望中國出現真正能夠在世界上立足的好作品好作家。其實是一種渴望的表現,而並非真的都認為中國當代文學就是垃圾。

顧彬的言論其實也應該從更深的層面上去理解。有的專家說得好,不管他說得是否有理,「棒喝」一下中國文學總是好的。

比如語言問題,中國當代文學的語言真的比49年前大退步了嗎?其實顧彬自己也說了,他習慣了49年前的文學語言。固然,那時候出了不少大師,有大師級的語言掌握。但現在的語言跟那時候有太大的差別。再用魯迅的或者紅樓夢的語言來寫小說,行得通嗎?讀到一位日本漢學家的言論,他就說現在的語言比以前好多了。當然也說絕對了。他說,王朔的小說他讀不懂,許多詞連字典裡都沒有。其實何止王朔。象賈平凹這樣的語言,恐怕中國人都沒幾個讀得懂的。多用方言,對語言的豐富有好處,但用得太多了,讓人不懂,寫來有益嗎?這些恐怕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中國當代文學真的是太差了嗎?中國這一年來幾乎一直在討論文學死了還是活著的問題。其實,筆者認為,不是現在的文學太差了,而是現在的文學評論太難了,捧一本該捧的書太難了。因為,在魯迅那個時代,作家就那麼幾個。而現在,你去看看榕樹下,或者部落格網站,不說每個人都能寫吧,但一年裡湧現的文學作品數量真的可以說是浩如煙海。於是各種現象出現了,通過電視,通過身體,等等等等。那麼多東西裡面應該有好的,但淘出一本好的來,這個難度比魯迅時代大得太多了。

還有:文學應該是極廣極大的,雅的要有,俗的也要有,德國有卡夫卡,但也有卡爾麥這樣的通俗大家。中國有魯迅,但也有金庸。對美女文學,狼圖騰,80後,網路文學等等,可以有各人的看法,但切忌一棍子打死。一個死了,可能真能死一大片,可能真能使中國文學的盛夏大大推遲。

當然,中國文學確實有很多問題,比如顧彬說的為市場寫作,為政治導向寫作。許多人的語言確實不好,但正如有的評論說的,這不是主要的。顧彬其實說了很多個方面,並沒有深入去說,比如寫作方法差,比如視野差,這些可能才是更重要的,有些或許真的是整個中國當代文學所欠缺的。

還是那句老話:矯妄(枉)必須過正。顧彬的話和許多人的話一樣,自然會有一些「過正」的地方,但不「過正」,往往就說不到點子上去,也不會引起很多人的思考。(平心)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