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1/6地球人感到幸福
2014年9月1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蓋洛普調研公司公佈最新全球幸福指數報告(State of Global Well-being)。該報告於2013年對全球135個國家的13.3萬人(15歲及以上)進行電話或面對面的問卷調查。調查發現,六分之一的地球人是幸福的。
問卷共分五項,包括:
‧目的:你是否喜愛每天所做的事情,是否有動力達成目標
‧社會:你是否從社會關係中獲得支持與愛
‧財務:你是否在理財上沒有太大壓力、有安全感
‧社區:你是否喜歡自己的居住環境、有安全感並以社區為榮
‧健康:是否有好的身體和精力完成每日的任務
在這五項中,有三項回答是肯定的,即被視為感到幸福的人。
17%的地球人感到幸福,意味著83%的人在中間地帶、或者處在痛苦之中。
特別在第一項"目的"一欄,地球人的幸福感特別低。亞洲、中東和北非人只有13%每天的生活有動力,最高的地區是美洲,37%的人以歡喜的心情迎接每一天。
蓋洛普調研公司自我介紹說,這是新近最大規模的同類調查。
拉美人總體給出更高的幸福指數,研究人員認為,也與文化差異有關:該地區更願意把焦點放在生活中陽光的一面。
全球幸福感最高的國家是巴拿馬,幸福指數高達61%。研究認為,該國經濟增長強勁,2013年失業率僅為4.5%,這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不過,也僅在"財務"一項,有其它國家比巴拿馬的幸福指數更高。在理財方面,幸福感指數最高的國家是瑞典,為72%。
從地區來看,幸福感最低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僅為9%。民主剛果、乍得、馬德加斯加、烏干達和貝南屬於最不幸福的國家。其中許多國家飽受戰爭、政局混亂、發展水準低、腐敗猖獗之苦。民主剛果自1996年幾乎一直處於衝突中,政治極不穩定。
不過,排名最低的國家是阿富汗和敘利亞。2013年,僅有1%的這兩國成年人感到幸福。畢竟,據聯合國估計,2200萬敘利亞人中有近三分之一(650萬)需要人道主義援助,其中425萬人在國內背井離鄉。
此項調查的研究人員指出,儘管可以用一些客觀標準來衡量一個國家的"成功",比如GDP、預期壽命、就業率,但是,主觀的幸福感能更廣闊地涵蓋生活的范疇。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主觀的幸福感,又對健康、工作效率、面對挑戰時的態度有積極影響。幸福感高的人會更容易從困境中站起來,更好的照顧好個人需要,也感到更能對所在團體、社區和國家做出貢獻。
因此,主觀的幸福感也與一個國家的醫療開支、生產力、經濟表現相關。研究者建議各國政府除GDP指標之外,在設定政策和發展目標時對社會的其它面向予以充分關注。
中國人:生活沒動力?
中國在調查的135個國家中排名91位。社會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孝正向德國之聲表示:"中國的人不幸福,我覺得這是一個常識啊。這還用調查嗎?當然:呼吸新鮮的空氣--現在霾;清潔的飲水--97%的河流被污染、重金屬污染深層地下水;食品安全--三聚氰胺、蘇丹紅、孔雀綠,什麼瘦肉精,什麼地溝油。都不行啊。所以有人跟我說中國人幸福,我一定要問他:你幸福嗎?說幸福,你怎麼幸福啊?當然是排得比較後了,這還用說嗎?至於說90還是100,那咱們沒有調查過,但肯定是靠後啊。"
調查發現,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對財務狀況滿意,不過也有26%的人因財務而承受痛苦。研究者發現城鄉區別仍十分明顯,城市人口感到富足的比例為29%,農村人口僅為16%。
就社區居住環境而言,只有16%的中國人感到滿意,其中城市23%,農村14%。
鑑於財務和社區環境等方面體現出的城鄉差別,研究人員認為,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是重要的。不過,周孝正教授認為,應該是"逆城市化",有人願意到城市,有人願意到農村,應該有遷徙自由。"大城市病入膏肓,昂貴擁堵污染等。農村的問題,那就是欺負人家農民。那是政治問題。農民不給人家上城市戶口。農民的孩子到城裡來,到考大學的時候就得回到原住地,因為你沒有戶口啊。所以說,像這些歧視的政策,那是政治問題。"
在調查中的"目的"一項,僅有9%的中國人每一天生活有動力,35%的人不喜歡每天所做的事,不覺得每一天可以學習或者從事有意思的事情。研究者指出,蓋洛普新近進行的另一項全球調查發現,中國的雇員是世界上最缺乏動力的群體之一。甚至在專業人員和經理人中,也只有約8%感到自己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研究者分析,這可能與中國的工作環境以"發號施令"為特徵、等級明顯有關。此外,在提拔領導時,也很少考慮這一人選是否擅長鼓勵他人和幫助他人發展。
對中國人生活、工作動力不足,周孝正教授的解讀是:"對啊,他為了掙錢嘛。中國有2.62億農民工。他們在城裡干的是髒活兒、苦活兒,他們拿的是最少的錢。他們的目的就是掙錢。至於說他們喜歡不喜歡當農民工,--當然不喜歡了。這還用說嗎?還用調查嗎? "
調查還顯示,在健康上,25%的中國人感覺很好,67%處於中間地帶,8%感到痛苦。其中,45歲以下的中國人,30%感到自己很健康,45歲以上則降至18%。鑑於老齡化趨勢,中國的醫療體系受到壓力。
研究還發現,單身的中國人感到自己更健康,比例為33%,已婚者為24%。一個因素可能是,已婚者要承擔的家庭責任帶來壓力,特別是上有老、下有小。甚至在財務和社會關係方面,已婚者認為自己承受痛苦的比例也高於單身的中國人。
德國人:財務滿意度過半
大部分德國人在財務上感到滿意,佔到55%,只有13%為此感到痛苦。畢竟,2013年德國的失業率僅為5.3%,年輕人失業率低於8%,歐盟總體的年輕人失業率高達20%。
42%的德國人享受社區生活,特別是45歲以上的已婚或有生活伴侶的人。這顯示,德國社區似乎更面向有孩子的家庭而不是單身。鑑於老齡化,德國政府每年2500億美元為已婚和有子女的家庭提供補助。
已婚的德國人更享受社會關係。四分之一的德國人感到身體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