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調查:德國對華投資不造成依賴

2023年4月23日

包括德國工業聯合會在內的四家機構推出聯合調查,認為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並沒有到嚴重依賴的程度。不過,德國企業的生產逐漸轉移到中國本土,可能會影響到德國國內與出口相關的就業崗位。

https://p.dw.com/p/4QMhd
Deutschland Terminal Tollerort im Hamburger Hafen
圖片來源: Georg Wendt/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德國經濟研究所(IW)、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以及德國工業聯合會(BDI)周四(4月20日)公佈了一項聯合調查。

調查結果稱,過去十年,中國作為德國企業的投資目的地和生產產地,其重要性雖然明顯增加,但從直接投資的角度來看,並沒有對中國的依賴性。該調查稱,2020年,德國在中國的直接投資僅佔德國對外總投資的7%;而對歐盟及英國的投資則佔43%,對美國的投資佔27%。

德國製造業對華投資回報高

調查稱,2017-2021年,德國企業在華投資每年流回德國的利潤為70-110億歐元。從這一數字看,從中國回流德國的利潤佔到12-16%,大致與美國相當。但歐盟同期回流德國的利潤則平均佔到56%。德國工業聯合會國際市場部主任施特拉克(Friedolin Strack)向德新社表示:「過去四年,工業界在中國的投資總體上說是來自於在那裡獲得的利潤。也就是說,並未出現資本大規模從德國流向中國的現象。」

此外,德國對中國的投資主要來自製造業。2020年,69%的德國對華投資來自德國工業界。與其它市場相比,在華投資利潤更為豐厚:德國對外投資中,對中國的投資佔比不到7%,但從中國回流的利潤卻佔到12-16%的比例。

企業而言,情況則有所不同。德國經濟研究所全球與地區市場部負責人馬特斯(Jürgen Matthes)向德新社表示:「這方面需要有更大的透明度,特別是那些深受中國市場影響的德國企業。」

當地生產取代德國出口

對約30家有對華業務的德國大企業進行的不具代表性的問卷顯示,明顯多數企業希望在2030年以前通過在中國當地的生產取代從德國的出口。

調查認為,這一點值得關注。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首席經濟師曾林(Max
Zenglein)向路透社表示:「這樣的計劃可能會削弱未來德國出口的前景。從中期來看,可能會影響德國作為產地的角色以及與對華、對亞洲出口相關的就業崗位。」就在幾年前,通常的理論還認為,對華投資也有利於德國自身作為生產產地。「但如今我們不得不確認,生產當地化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其它地區,從中長期來看,都將影響到德國的出口。」

因此,中國作為德國出口的「增長引擎」其意義未來可能會減弱。據德國經濟研究所的一項分析,2018年,德國經濟總量的2.7%以及總就業的2.4%直接或間接地取決於對中國的出口。如今這兩個比例可能均佔到3%左右。

德國對華逆差創紀錄

據德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去年,中國再次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比前一年增加33.6%,達到1911億歐元。但德國對華出口的商品則僅增加3%,達到1068億歐元。因此,德國對華貿易逆差達到創紀錄的843億歐元。2022年德國對外出口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其次是法國和荷蘭,之後是中國。

China Deutschland Symbolbild
圖片來源: Michael Gottschalk/photothek/picture alliance

「體制的對立」增加

2019年,德國工業聯合會曾發布對華新立場文件。文件中稱,與中國的競爭是「體制的競爭」,是自由、開放與社會市場經濟模型與中國國家控制下的經濟模型之間的競爭。如今最新的調查中稱「體制的對立」增加。

調查稱,中國仍是德國企業重要的投資目的地,但在習近平主席任下,對德國企業的框架條件發生很大變化。調查中稱,中國的長期經濟政治目標是,到2049年成為世界領先的工業和技術國家。「中國對外國特別是西方的技術依賴性要減少。與之相反,世界經濟應更加依賴中國技術和中國銷售市場。」

其中的具體措施及思路包括,有針對性的海外收購、中國企業更多自主創新,以及外國在華企業更多在中國本地生產以及研發等。這些措施將透過「有吸引力的政策、本地生產的規定以及政治壓力」綜合影響而實現。

(德新社、路透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