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沃斯:誰是全球化經濟的贏家?
2007年1月24日拋開繁瑣的統計數據,讓我們來看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若按當前股市折算上市企業的市場總值,全球十大企業中國佔據兩席(中油股份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俄羅斯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也獲金榜題名。即便是對於財大氣粗的美國大佬,要在十強之列佔穩半壁江山也是一件吃力的事情。
財富不再集中
工業國家和門檻國家的富人人數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相差懸殊。美元百萬富翁在歐洲有280萬、美國有270萬,而亞太地區也已達到了240萬——他們當然不都是日本人和澳洲人。
日前在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打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主題——「權力平衡移位」(The Schifting Power Equation),希望將一長串的議題綱領「一言蔽之」。這似乎是在影射「Bric」四國的搶眼表現,因為門檻國家的生產規模其間已經超過了老牌工業國家——無論是按總量還是根據購買力平價折算,而Bric四重奏剛好奏響了這一世界潮流的主旋律。
問題中的問題
達沃斯經濟論壇的與會者不禁想問這樣一些問題:「權力平衡移位」對發達國家提出了什麼樣的挑戰?歐美國家中的低素質勞動者是否正在變窮,而中產階級陣營越來越小?經濟騰飛是否會逐漸填平印度和中國社會的貧富鴻溝?
門檻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對於歐洲成熟的工業國家來說一直都是一個奇跡。分析人士預計,2007年中國國民經濟增長率將達到8.5%,印度為6.6%,俄羅斯6.1%,巴西3.5%。提出「Bric」概念的美國高盛投資咨詢集團認為,門檻國家的崛起有益於全球經濟。一年前在達沃斯經濟論壇上,高盛甚至發表「轟動性」預言,提出2050年中國、美國和印度將成為世界頭三大經濟實體,分別取代目前美、日、德的三強排名。
注入巨額資本
即便高盛集團的「大膽」前瞻終將成為現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如果考慮各國人口基數,美國人均國民產值將依然高踞榜首,其次是日本、西歐各國。即使再過40餘年,中國的人均排名不過居中,印度更是末流。
儘管如此,世界經濟舞台上的後起之秀確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工業國家認識到了這一點,並向門檻國家引進資本。據國際金融機構統計,2005年流入這些國家的外資直接投資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據一些參與國際投資業務的銀行初步估算,去年的投資規模也不會遜色太多,必定大大超過2004年3500億美元的水準。
拓展企業合作
歐美國家的一些老牌工業集團加強了與「Bric」四國廠商的合作,並在這些國家中建立了自己的研發及生產部門,一方面是為了滿足當地顧客的需要,另一方面自然是為了節約成本,利用門檻國家的廉價資源提高全球競爭力。
例如,IBM集團將在未來的三年內對印度投資60億美元。去年,IBM在印度14大城市招聘4萬3千多名職員,形成了美國本土之外的最大的一支員工隊伍。IBM印度公司也因此而成為當地最大的一支跨國軟體開發商。與此同時,美國其它IT業鉅子如微軟、因特爾、思科集團也相繼宣佈將在印度投資39億美元。
德國軟體開發商SAP也將在未來的5年內向印度投入10億歐元,並將印度地位提升到亞太經濟區戰略基地的高度。據悉,對於軟體行業而言,印度屬於全球最重要的八大戰略市場之一。
轉移產品開發
去年年底,德國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集團同中國奇瑞簽訂了生產小型轎車的意向書。據悉,克萊斯勒為在中國建廠,花了很久的時間尋找合適的生意夥伴,最後,找到了奇瑞。據說,開闢小車生產線不能在美國維持正常盈利。相比之下,中國工廠設備先進,勞資低廉(中國工人每小時薪水約合2美元,美國工人28美元)。鑑於日漸飆升的油價行情,美國人紛紛放棄寬敞舒適的越野車、豪華車改開省油型小車,因此另闢小車領域對於克萊斯勒有利可圖。奇瑞也希望通過與戴勒合作汲取經驗,為日後進軍歐美市場打下基礎。如果意向書獲得董事會批准,合資公司將在2007年內展示第一批樣車。
其間,德國汽車零配商博世也在印度和中國建立產品開發部門。博世總裁弗朗茨‧菲潤巴赫(Franz Fehrenbach)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產品開發將越來越有向高成長區轉移的趨勢。」日前,菲潤巴赫也正作為嘉賓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風險因素
然而,投資門檻國家也與風險相聯。例如,雖然中國銀行海外上市引起了國際資本的熱烈追捧,但中國金融系統依然脆弱。許多國營企業面臨倒閉,物權法遭到擱置,腐敗問題叢生。近一半中國城市的地下水資源遭到污染。
門檻國家的長遠經濟成就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本國中產階級隊伍的形成。發展中國家不僅僅生活著佔國民多數的窮人,更有一小撮富人以及強大的中產階級陣營。這也是企業招兵買馬的人才基礎、維持國家長治久安的稅收來源、刺激內地需求的顧客群體以及為下一代創造良好教育環境的堅強後盾。與此同時,政治穩定也至關重要。這也是最大的風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