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開的峰會
七國集團峰會即將在巴伐利亞渡假勝地埃爾茂宮舉行。這些工業國的政治家們偏好在景色雅緻的地點召開會議,但最煞風景的就是峰會本身。德國之聲帶您回顧過去的峰會現場。
法國朗布依埃城堡
會議是在平和的氛圍下展開的。1975年,當年的「6國集團」在法國朗布依埃城堡舉行爐邊談話。這座建於14世紀的城堡是法國總統的夏日行宮是當年磋商石油危機等重大議題的場所。
聖胡安(波多黎各)
在第二次峰會上,七個參與的工業國美國、德國、義大利、日本、法國、英國和加拿大轉移陣地至小島聖胡安上。這個美國的自治領地位於加勒比海。在眾人渡假的地點工作,這是各國領導人的理念。不過與會者也只能通過會議室的窗口感受加勒比海的溫暖陽光。
水都威尼斯上的峰會
80年代的首腦峰會多數是在景色宜人的城市中舉行。1980年和1987年,會議舉辦地點是義大利的威尼斯。1980年的那場峰會上,德國總理施密特(左二)還應景地穿上了一身呼應夏日的淺藍色西服。
就要旖旎風光!
80年代的其它會議地點包括倫敦和東京,德國波昂也承辦過兩次峰會。照片上是1985年的首腦峰會。柴契爾夫人和美國總統雷根似乎都挺喜歡這個城市,東道主柯爾(中)就更不在話下。當年的會場外還沒有大規模抗議活動,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情況發生了改變……
新興抗議潮
上世紀90年代以及2000年初期,全球化的反對者們不斷在會議舉辦期間試圖妨礙峰會的進行。抗議者並不總是通過合法手段表達自由言論。
2001年熱內亞:騷亂和轉折點
2001年在義大利熱內亞舉行的八國集團峰會演變為暴力衝突。全球化反對者與義大利警方發生嚴重衝突,23歲的示威者吉烏利亞尼(Carlo Giulani)在騷亂中喪命。這起事件以及隨後在2011年9月11日發生的恐怖襲擊成為首腦峰會的一個轉折點。自此之後,召開峰會的地點總是越隱蔽越好!
群峰間的八國峰會
2002年,峰會順理成章地改為在遠離塵囂的地點舉行。七個工業國家首腦以及俄羅斯領導人在加拿大卡納納斯吉斯(Kananaskis)會晤。雖然東部的加爾加裡出現示威活動,但最終平和落幕。
同步舉行的Live8音樂會
許多民眾開始認為,八國集團首腦們閉門造車,人們還能怎麼向其傳達觀點呢?搖滾樂手鮑勃‧吉爾道夫(Bob Geldof )在2005年發起了搖滾演唱會Live8,並要求減免非洲國家債務。在會議舉行的當日,G8各國以及南非共舉辦了10場音樂會。與此同時,在英國格倫伊格爾斯(Gleneagles)開會的政治首腦們也積極進行磋商。
2007年海利根達姆:違反基本法?
峰會首腦們及當地民眾的距離越發遙遠,但Live8依然堅持舉行。2007年,德國最受歡迎的渡假勝地海利根達姆在八國集團峰會期間成為「禁區」,時間長達7日。德國斥資1250萬歐元在會議地點周圍蓋了12公里長的圍欄,並對圍欄周邊地區下達一周的集會禁令--許多人認為這違反了《基本法》。
改善形象
2009年,八國集團希望利用人們對會議地點的關注改善峰會形象。峰會舉辦地點臨時從義大利撒丁島改為拉奎拉。這個城市此前曾遭遇嚴重地震,許多居民在災難中喪生。政治家們想借此傳達的訊息是:永不遺忘罹難者!
全面警戒
峰會舉辦地點會成為高度警戒區好一段時間,今年也不例外。警方封鎖了埃爾茂宮附近的阿爾卑斯山山脊,防止抗議者或恐怖分子爬上山峰。這裡的高度大約有2300米。
抗議活動不停歇
在警方對峰會舉辦地點加強警戒的同時,其它地點總會出現抗議活動。2015年,在距離埃爾茂宮不遠處的加爾米施-帕滕基興成為和平抗議的熱門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