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宇碩:中國年輕一代對"六四"不理解
2009年4月27日德國之聲:鄭教授,香港大學近期關於"六四"做了一項學生民意調查,對於調查的結果您怎麼看待?
鄭宇碩:基本上在香港我們還是有集社的自由的,特別是在大學生的層面,他們對中國也有相當的瞭解。從他們比較理想的角度來看,他們認為"六四"是個錯誤,中國領導層對"六四"事件的立場應該修正。而且從比較理想的角度,他們也期望看到從平反六四開始,成為一個推進民主化的契機。
德國之聲:您覺得在看待"六四"這件事上為什麼內地的學生和香港的學生態度上會有這麼大的不同?
鄭宇碩:我猜只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中國年輕的一代他們對"六四"不理解。你也可以看到這同時也反映了中國當局對訊息的控制。在國內從官方的層面以及從訊息的渠道你根本就不能取得有關"六四"的正確資料。所以除非你是很有思想性、很獨立思考的大學生,(否則)你很難對六四有一個全盤的、客觀的瞭解。第二個因素呢,我相信在香港留學的大陸學生他們還是受到了中國的黨團組織控制和監控的。在香港的大陸學生,主要是碩士生和博士生,也有一小部分本科生—本科生基本上都是中國的教育部挑選的,這些學生我相信他們受中國的黨團組織的監控很嚴格。所以要麼他們不出聲,要是他們受到香港自由化的思想影響,他們就不如不發言。但是要是他們真的是出席這樣的論壇,公開的發言的時候呢,他們一定是守著中國官方的立場來說話。這也是可以想像和理解的。
德國之聲:在近20年以來,大陸在媒體發展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網路的發展使得更多的人可以通過更多的途徑獲取訊息,發表自己的看法。相對於這些技術的發展,您覺得大陸的學生在"知情權"與"言論自由"方面是否也有了相應的變化?
鄭宇碩:的確是有一點變化。但是你可以看到國內非常有限度的一些民意調查也同樣反映了,中國的年輕一代、中國的大學生對"六四"的理解是很不充分的。事實上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的很有爭議的一些事件,比如"大躍進"、"反右"、"文化大革命"這一些事件,一般大學生也沒有一個很客觀的瞭解,一般的大學生也是跟著官方的立場來說話。因為基本上他們在中學時代就是好好念官方的教科書,他們要應付考試要取得好成績。到了大學的階段,一般的大學生也和西方的大學生一樣,這也不能怪他們,他們受到就業的壓力,他們所關心的是個人專業的發展,如何找個好工作。除非是很有思想性很獨立思考的一小部分學生,一般對於這些國家大事,對這些有爭議性的事件採取不關心的態度。
你所說的網路的新聞、網路的論壇,當然我們承認最近這七、八年的確在這一方面有相當的發展,官方的打擊、官方的禁止也出現了一些漏洞,真的是不能充分控制。但是同樣大家也知道中國當局對網路新聞也有很多控制的手段,他也有一個技術水準很高的防火牆。有數以萬計的-你也可以說是論壇的間諜。他們也散播官方的消息和立場,同時引誘一些有獨立思考的網路的作者、部落格等發表一定的言論然後再去打壓他們。所以我們當然看到網路言論的發展的一面,但是也同時明白中國當局打壓網路言論的另一方面。
德國之聲:香港與中央政府的關係較以往緊密了很多,這些會不會引起香港政府對在香港的"六四"紀念活動的干預?
鄭宇碩:這個倒不至於。因為第一,香港當局很明白,香港生存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一個國際的商業服務中心。所以你要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商業服務中心好好的運作,你一定要有法制基礎,一定要有集社的自由。沒有這兩個優勢,香港根本不可能跟上海等幾大中國沿海的城市競爭。所以總之香港各個方面,從中共當局到特區政府、到香港的工商界、再到香港一般的老百姓他們也明白。所以特區政府對於"六四"的紀念活動是不可能公開地鎮壓和制止的。
德國之聲:今年是"六四"學生運動20周年,國際上對平反"六四"的呼聲非常高,國內也有很多政客和學者認為該對"六四"事件有一個交代了。在您看來,當前的中央政府有沒有可能對"六四"平反做出一個積極的反應?
鄭宇碩:我認為這個可能性是很低的。大家也看到現在中國的領導層對社會的穩定和政治的穩定還是非常的敏感,還是非常關注的。特別是現在的經濟情況不好,失業的問題,特別是大學生的失業問題,貧富懸殊的問題越來越嚴峻。所以中國的領導層還是一句老話"穩定壓倒一切"。相信他們暫時也不肯碰平反"六四"這個燙手的山芋。在中國大陸他們還可以壓制有關的言論和有關的活動。我相信他們也明白,一旦要平反六四了,中國的知識分子很多就會認為這是一個缺口了,這是推進民主化的一個契機。所以一旦要平反六四,他們就要面對政治改革這個大的課題。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暫時看不到中國領導層願意來碰平反"六四"及推進中國民主化這樣的課題。
採訪記者:蕭凌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