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觀察: 高校如何「去政治化」?
2015年10月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因為路人皆知的政治原因,香港大學校委會先是拖延、最終否決了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教授的副校長任命。一周以來,它是香港的輿論焦點,即便半途殺出前特首曾蔭權涉嫌貪腐被起訴案也未能沖淡。消息傳到內地,也在網路上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對於兩地師生來說,此事都是那麼不可思議。在香港人看來,就算對"一國"擠壓"兩制"有思想準備,也不會料到中共當局對高校的政治審查會如此直接而粗暴。陳文敏教授公開表達對香港民主運動的支持,香港親共媒體及內地媒體對他進行持續攻擊,明確表示他不適合出任港大副校長,果然遭到否決。港大師生周二發起黑衣靜默遊行,表達強烈抗議,誓要堅持院校自主及學術自由。
反對政府干擾院校自主而遊行示威?對於內地民眾來說,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這並沒有引來想像中的"羨慕忌妒恨"。內地哪一所高校的副校長,不需要經過黨委會決定或者同意?不要說校長、副校長、系主任,即便是普通教師,公開表達對政府的批評意見,也有可能丟掉工作。華東政法大學前副教授張雪忠,就因為宣講民主憲政而被解職。西北政法大學法律社會學研究所前所長、副教授諶洪果,也因為政治觀點而遭到擠壓,被逼辭職。最新的消息說,西安高校教師張紅蓮(網名"無眠"),同樣因為批評政府而被停課。
這些教師因為正直敢言而失去工作,得到內地很多民眾的同情,但是更多的人認為他們觸及敏感問題,"咎由自取"或者說"理當承擔後果"。假如當局僅僅阻止他們成為校領導,連這些同情都將消失殆盡,會被認為是理所當然。因為這樣的事情組織遊行,不用政府出面,網民也會把組織者和參與者罵個半死。
政治壓迫與思想自由
這些內地網民並非不講道理,而是認為自己理直氣壯。其中一個擲地有聲的說法是:高校應當去政治化,或者說讓課堂遠離政治。這個理由讓很多人心悅誠服,然而稍加思索就會發現它是多麼匪夷所思。如果說"去政治化"是指與現實政治保持距離的話,香港師生們爭取的不就是這樣的空間嗎?如果說"去政治化"是要明哲保身、限制思想,那麼有了這樣的空間也毫無意義。高校的很多專業,如法律、政治、哲學、文學、經濟等等,不思考現實政治就沒有完整的存在。即便人們以為可以遠離政治的醫學、數學、物理、天文等等專業,事實上也從來都處於政治干擾之中,"文革"就是一個極端的例子。
也正是因為"文革"這場政治災難沒有得到徹底的反思,人們根據官方引導,將其原因歸結為"過度政治化"。因此,很多人反對教師在課堂上談論政治,理由就是"不要再回到'文革'"。香港學生爭取民主運動,被很多內地人稱作"紅衛兵"。
無論"文革"之中還是之前之後,中共從來沒有想要"去政治化"。恰恰相反,它從來都宣稱高校是"意識形態鬥爭的前沿陣地",一定要"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今年初,中共中央再次引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並讓各高校作出"旗幟鮮明"的表態。
如果真的要在高校"去政治化",顯然應該反對這些政治審查和思想鉗制,而不是反對法律課堂討論司法獨立、哲學課堂討論自由主義、社會學課堂討論公民社會。然而,"文革"和"六四"的陰影在人們心裡揮之不去,被扭曲的"去政治化"成為掩蓋怯懦與恐懼的藉口。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