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的科學,冰凍的氣氛
2013年10月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據英國《衛報》等媒體近日報導,中國國籍的學者,包括在美國大學工作的中國人,被禁止參加下月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在加州艾姆斯(Ames)研究中心舉辦的太陽系外行星研討會。
這一禁令據稱是由於今年早些時候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通過的一項法令。按照該法令,美國航空航天局不得與中國政府或企業合作,也禁止中國國籍的訪客進入其設施。英國《經濟學人》10月5日報導說,理論上,會議的組織者可以申請特別豁免,但由於今年初有"中國間諜"的傳言,美國航空航天局負責人博登(Charles Bolden)博士下令全面禁止來自中國的訪客。同時被禁止的還有緬甸、厄利垂亞、伊朗、北韓、沙烏地阿拉伯、蘇丹和烏茲別克斯坦。
消息傳出後,多位美國知名學者宣佈,將出於抗議拒絕出席會議。這些學者中包括耶魯大學的費舍爾(Debra Fischer)教授,以及加州伯克利大學的太陽系外行星研究先驅人物馬西(Geoff Marcy)。有望贏得諾貝爾獎的馬西博士向組織者表示,特定國家的人被排除在外,他不能參加這樣歧視性的會議;會議是有關數兆英裡外的星球,並無國家安全隱患。費舍爾女士則在得知自己的一位中國籍博士後學生被拒絕後,決定自己退出會議。她的團隊也效仿她的做法。
據報導,會議將討論美國航空航天局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這些數據可公開獲得,無論是中國還是其它國家的學者。
牛津大學的天體物理學者林托特(Chris Lintott)呼籲全面抵制此次會議,直到情況改善。他表示,科學應對所有人開放,以國籍限制與會者的做法令人回想起冷戰時期。他提出的另一選項是,在美國航空航天局以外的中立地點舉行會議。然而,鑑於時間僅剩下一個月,而美國大部分政府部門被迫關閉,這一建議難以落實。
不單中國學者受到約束,美國航空航天局負責人博登博士本人不久前前往北京出席第65屆國際宇航大會,同樣要提前向國會申請豁免。據《經濟學人》9月28日報導,博登在那次會議上致詞。儘管他仍不能與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馬興瑞談話,但至少他可以與中科院成員交流。在北京的會議上,馬興瑞證實,中國計劃在2020年以前建造永久空間站。無論如何,美中之間在太空研究領域的冰凍氣氛仍明顯存在。
綜合報導:苗子
責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