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年:身份認同跌停 民心漸行漸遠
2017年6月2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市民對一國兩制支持程度97後持續下降,97年7月中調查結果顯示,對一國兩制有信心的達63.6% ,18.1%沒有信心,淨值是正45.5百分點;今年3月同一份調查顯示,有信心及沒信心分別為52%和43%,淨值是正9個百分點。事實上,不少市民認為一國兩制已"變了質"、"走了樣"。
50歲的會計師林先生在香港土生土長,由於工作的關係,常常奔走中港之間。林對德國之聲表示, 他還記得97回歸前幾年,身邊許多朋友及同學都移民,但他卻選擇留下,"因為我太愛香港, 這裡是我成長的地方, 我由一個住在柀間房(指木板分隔的房間)的窮小子到一個專業的會計師。"林說他當年認為回歸後 一國兩制,中港融合,香港應該會變得更好。回歸當晚,他和一班朋友到酒吧去喝酒看電視直播。當奏起國歌那一刻,雖然談不上熱淚腔盈,"但心裡還是蠻感動的, 那一刻, 第一次感受到中國人的身份。"
"中國人"的身份認同跌至歷史新低點
自97 回歸後,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民調機構都有對身份認同問題作長期追蹤研究。根據整體數字,回歸20 年,港人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時有起跌。 根據港大民調於97年8月調查 ,34.9% 形容自己是"香港人",18.6%選擇"中國人";認同自己為"中國" 的比例曾在2008年達到38%,是97後最高點,往後相關數字拾級而下。而最新六月中旬的數字更顯示,港人自覺是"中華民族一分子"的認同指數跌至2008年以來新低;而自認是"中國人"的18至29歲年輕人比率更只有3.1%,是1997年以來最低。
回歸二十年, 林坦言感到香港走了樣。政治方面,中央並沒有落實普選的承諾, 而北京政府又不斷干預香港內政,操控選舉等;近年特區政府的表現"實在太差勁",一味聽命中央。 經濟方面, 房價貴得太瘋狂, 物價通膨遠遠高過薪酬升幅,再加上中資機構不斷在香港大肆購買土地物業,炒高房價。 另一方面,內地新移民太多,每天有150人到香港,林先生笑言自己走在街上,四周都在說普話, "我開始感到迷失"。
20 年身份認同經歷數次變遷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鐘劍華接受德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回歸二十年來,港人對中國的觀感及身份認同經歷幾個階段的變遷。回歸至回歸初期,港人對回歸抱有盼望,只有少數反對聲音;就是當時的泛民陣營,也是抱著"民主回歸中國"的理念,沒有人質議自己中國人身份,再加上中央對香港推出幾項重要經濟政策,令市民對中央政府的觀感良好,整體氣氛還算和諧。甚至在2003年香港非典肺炎爆發,那時候的特區政府表現強差人意,但仍有調查數據顯示,中央政府對香港推行自由行、CEPA等優惠政策,協助香港經濟復甦,市民對中央的觀感要比特區政府還要好。2008 年, 北京奧運、汶川大地震更激發香港市民的愛國情緒,港人的"中國人"身份認同感也大增。
鐘指出,這個良好的感覺到2010政改失敗後開始出現逆轉,加上這段時間,大量自由行、內地人來港生子等問題引發中港矛盾, 因此開始有港人優先、爭取港人的權益的討論出現, 逐漸孕育日後本土思潮的興起及本土派的成立。及後到2012年國民教育的推行, 發大規模反國教運動;再到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 導致政改失敗,引爆雨傘運動至今,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及身份認同都不斷下降。
三代人三個身份認同
8月便踏入20 歲的逸朗,在香港出生成長,現在留學英國,父母都是八十年代內地來港的移民。他對德國之聲說,在外國念書時,他一定強調自己是"香港人"的身份。為什麼不是中國人呢?"雖然從血統而言我也是中國人,但我感到中國人(的稱呼)應該是指那些國內的同學,香港人和中國人是兩個概念。"他坦言對中國沒有什麼好感,因為從小聽到在國內經營生意的父親談論很多關於中國官商勾結、貪污舞弊的事情; 對一些財大氣粗的內地親戚也感到不以為然。逸朗說,他家裡三代人有不同身份認同, 祖父六十年代偷渡來香港, 至今仍然堅稱自己的中國人;父母親在內地出生,後來移民香港,會說自己是"香港的中國人";而自己及十五歲妹妹, 毫無疑問, 一定是"香港人"。
土生土長的逸朗堅稱自己是香港人並不足怪 ,然而,逸朗對德國之聲說,他最要好的中學同學十歲才移民來香港, 一樣不說自己是中國人。學者鐘劍華表示,憑他自己的觀察, 身邊也有許多這樣例子。鐘指出,有些學生由內地移民香港,有些甚至讀傳統的愛國學校,在國內仍然有親戚及聯繫,卻對中國人身份反感,有些更主動參加反對派的義務工作,"反對中共的情緒比香港出生的同學更為強烈"。鐘強調, 這些學生跟那些在港的內地大學生不同,內地大學生已形成一套國家民族思想。相反那些新移民來港的小孩,他們因為接觸到大量訊息及對國內的新聞報導, 以及同學之間互相感染的氛圍, 使他們中不少人也只認同香港人的身份。
本土思潮興起
隨著本土思潮的興起,香港年青一代開始反思個人與中國內地及歷史的關係,追求自主命運的呼聲不斷蔓延。2011至2012年,打著"本土"旗號的政治組織相繼成立。到2016年香港立法會新界東地方選區補選後,本土派成為泛民主派和建制派以外,香港政治光譜中的第三陣營。本土派以"香港眾志"的羅冠聰、黃之峰、"香港民族黨"陳浩天、被取消議員資格的"青年新政"的梁頌恆及游蕙禎等為代表。
受到本土思潮的影響,不少年青人強調與以香港人的身份立身本土,而要與中國及中國的歷史切割。今年"六四"前夕,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發表聲明,呼籲大家以本土關懷為重,必須跟八九民運切割,應為六四集體悼念劃上休止符,甚至有學生領袖形容六四為"鄰國"的事 。
從小培養"我是中國人"概念
針對香港年青人身份認同不斷下降, 中國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出席《基本法》20 周年座談會時強調, 要加強基本法宣傳教育,從小培養香港青少年正確的國家、民族和法治觀念。而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表明,國民教育必須要推行,藉此加強國民身份認同。從幼兒階段培養"我是中國人"概念,並要把中國歷史科納入初中必修科。
相關話題在香港其實早有討論,在2012年還曾引發"國民教育科風波"。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事實上, 推行國民教育普遍社會並不反對,然而當年2012年國民教育科的內容設計卻出現很大問題,一面倒歌頌共產黨及中共的事跡,沒有客觀論述,因而引起強烈的反彈。葉建源指出,回歸後特區政府大力推廣中小學生到國內交流,然而卻對增強身份認同毫無幫助。葉強調,國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部份,核心理念是讓同學獨立思考,不會要求學生產生特定感情和看法,而是對國家有全面認識和有獨立思考。葉建源重申,大部分學校已有中國歷史科,林鄭月娥應集中改善師資和課程,強調學習歷史不應涉及政治目的。"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則擔心當局推行的政策會演變成"洗腦式教育"。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召集人陳惜姿表示,在北京兩會全國政協工作報告中已提及"開展國情教育",她認為若候任特首林鄭月娥不希望香港再度撕裂、真的希望與民共議的話,便不要"只執行指令",盼她勿漠視港人聲音。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