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網媒劫後重生 改名《立場新聞》

李幸璇2014年12月23日

獨立媒體《主場新聞》,去年7月在創辦人蔡東豪交下一句"我恐懼"後突然結束營運。周二,媒體宣佈復活,堅持編采獨立自主。

https://p.dw.com/p/1E95b
Symbolbild investigativer Journalismus
圖片來源: Hoang Dinh Nam/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復活後的《主場新聞》改名為《立場新聞》,並於周二在其官方臉書上公佈創刊辭及約章。約章強調了平台編采獨立自主,不受財團、金主、權力機構或黨派左右,並以非盈利形式運作。

約章提到,與其前身不同的是,《立場新聞》中再沒有人實質擁有公司利益。為確保《立場新聞》不受任何個人控制,"三名發起人通過信託安排,放棄股權的經濟利益和處置股份的權利;信託安排將長期持有《立場新聞》股權,發起人沒有轉讓公司股份的能力"。

其董事會除了為發起人之一的蔡東豪,還包括《信報》前總編輯練乙錚、前立法會議員及大律師吳靄儀、歌手及創作人何韻詩等,均為香港知名公眾人物。

白色恐怖彌漫

曾於香港網路紅極一時的《主場新聞》,立場傾向民主派,文章內容偏重政治。《主場新聞》成立於2012年,當時香港正值"反國民教育"時期,香港為香港人"主場"的說法興起。《主場新聞》除了綜合不同傳媒報導,亦集結了香港不少知名部落格,同時利用臉書作為平台,讓文章可廣泛轉發,成立不足兩年已深受歡迎。

去年7月,《主場新聞》突然宣佈結束營運,網頁所有內容均被刪除,唯留下來的,只有創辦人蔡東豪的一封告別信,用到了"我恐懼"等字眼。身為商人的他除了提及資金問題,亦在信中慨嘆,"做一個正常公民、做一個正常媒體、為社會做一點正當的事,實在不容易,不是陌生,而是恐懼"。雖然沒有明確的交待結束背景,但字裡行間透露出平台受到了的莫名壓力

Hong Kong Demonstration für Pressefreiheit
香港新聞自由近年接二連三遭打壓,圖為今年3月《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受襲後,員工發起的遊行圖片來源: REUTERS

《立場新聞》在創刊辭中提及,它的前身是"非正常死亡"。"我們忽視了這個時代在香港經營獨立傳媒的挑戰,低估了打擊自主媒體的壓力。" 文中同時指,三位創辦人在過去數月曾思考該如何重新站起來,而《立場新聞》"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