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迪倫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2016年10月1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周四(10月13日),瑞典學院常任秘書長薩拉‧達紐斯(Sara Danius)宣佈了這一消息。評委會稱,鮑勃‧迪倫「在了不起的美國歌曲傳統中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達紐斯說,迪倫的歌曲是「給耳朵的詩」。在諾獎官網上的迪倫簡介中寫著:「迪倫有著偶像人物的地位。他對當代音樂有著深刻的影響。」
諾貝爾文學獎官網刊登的採訪影片中,達紐斯稱迪倫「是個偉大的詩人,是英語傳統中的偉大詩人」。達紐斯說,迪倫代表著傳統,同時又在過去的54年裡,不斷地創新。她特別提到迪倫1966 年的專輯《Blonde on Blonde》,稱包含許多經典之作。達紐斯還表示,回溯到荷馬時期,詩作就是為傾聽而創作。同樣,迪倫的作品也可以被閱讀、應該被閱讀。
諾貝爾官網的簡介寫道,迪倫1941年5月24日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在一個猶太人中產階級家庭成長。青少年時期,他就曾參加過多個樂隊。隨著對音樂的興趣加深,迪倫對美國民歌和藍調音樂產生了特別的熱情。1961年,迪倫來到紐約,並在格林威治村的俱樂部和咖啡廳表演。之後的那些年,他錄製了多張專輯,對流行音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迪倫於1962年創作的一首歌曲「答案在風中飄(Blowin』in the Wind)」被認為是最膾炙人口的民歌之一。
「一個男人要走多少路
才會被稱為一個男人?
一隻白鴿要飛過多少大海
才會在沙灘安睡?
炮彈要飛多少次
才會永遠被禁止?
答案,我的朋友,在風中飄
答案在風中飄」
諾貝爾文學獎小百科:
過去五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是:
2015:白俄羅斯女記者兼散文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Swetlana Alexijewitsch)
2014:法國小說家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
2013:加拿大女作家門羅(Alice Munro)
2012:中國作家莫言
2011:瑞典作家特朗斯特羅默(Thomas Tranströmer)
除莫言外,另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是法籍華裔作家高行健(2000年獲獎)。
1895年11月27日,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簽署最後的遺囑,將大部分財產用於諾貝爾獎。遺囑中寫道,其中一部分將獎勵給在文學領域創作出"理想的方向上最傑出作品"的個人。
1901-2015年,已有112名個人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其平均年齡是65歲。其中,最年輕的是英國作家、詩人吉卜林(Rudyard Kipling),他也是今年拍成電影的《森林王子(The Jungle Book)》的作者,獲獎時41歲。最年長的是英國女作家萊辛(Doris Lessing),獲獎時88歲。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遺囑中對諾貝爾獎有著國際視野。但在文學領域,瑞典學院曾受到批評,長期以來主要面向歐洲。不過,1984年,瑞典學院常任秘書長表示,該學院對非歐洲作家的關注正在逐漸增加。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將大部分資產--超過3100萬瑞郎(今天相當於約17.02億瑞郎)轉化成一項基金,並投資於"安全的證券"。投資收入"每年以獎項的形式分配給前一年給人類帶來最大好處"的人。
2015年,諾貝爾獎的獎金金額是每項800萬瑞郎。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