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性发展,长江必须免遭污染
2005年9月19日“中国面临的这些生态挑战中,首先是可供使用的水源和农用土地面积,但是这两者都受到水土流失、过度使用和浪费的威胁。长江流经中国大片地区,沿岸凝聚着最为广泛的生态需求,所以对未来的担忧主要是对长江的担忧。不久前,我们从报纸上可以看到白鳍豚正面临灭绝、江水受到工业污染以及结合三峡项目、建造有争议的新拦河大坝等消息。据‘长江论坛’统计,60%的长江水已受到污染,每年排入江中的废水有两千万吨。四百个废水主要排放源中,一半以上没有达到污水处理的最低标准。污染最严重的河段总长已达到六百公里,重庆、南京、上海等工业中心的形势特别严峻。污染造成了沿江26个大中城市的饮用水供应日益困难,其中包括上海。
长江污染也危害了长江三角洲附近的海水,使最近几年的沿海渔业捕捞量大幅下降。除了过度捕捞外,随意排放有害的化学物质是这一发展态势的主要原因。海洋学家的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海域的氮和磷污染程度在中国海区名列前茅,四分之三的污染物出自中国内地,通过长江进入海中。”
中国最近二、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使长江中下游形成了众多工业中心,要想保证这片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长江免受污染。新苏黎世报记者的文章最后写道:
“大多数情况下,中国虽有必要的法规,但没有人遵守。现在运转的废水处理设备不是操作不当,就是有缺陷。随着三峡大坝工程的进展,人们更加意识到这个世纪项目孕育的生态问题。
长江水夹带了大量泥石,河床的泥沙沉积将缩短三峡水库的使用寿命。所以,上世纪北京就下令在长江流域广泛植树造林,以控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此外,人们日益担心四川西南部筹备建造的一系列大坝和水电站将影响长江的水量。国际专家和当地农民抱怨说,长江最重要的支流之一岷江由于人为控制水量已变成了一条小溪。过去几千年,中国人面对长江的威力束手无策,今天他们不得不认识到,技术进步虽然在某些方面为制服和利用长江带来了好处,但也会起到负面作用。”
本文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