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摄影作品在美展出
2012年2月13日(德国之声中文网)2月9日,中国画家、摄影家和诗人刘霞摄影作品展开始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意大利学院展出,名为"沉默的力量",共展出了25张作品,为刘霞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作品。刘霞是2010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妻子。
在该系列作品中,刘霞透过镜头捕捉的主角是"丑娃"玩偶,这些丑娃以各种形态,表达了在中国当前的专制环境中,人们的思想和言论被束缚,那些丑娃在被缚在椅子上,裹在雨衣中、挤压在岩石中、或在一只象征权力的手掌中,他们呈现的命运是摄影者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
早在去年10月底,位于法国比杨古的市立博物馆就曾展出刘霞的"丑娃"系列作品,引起很大的轰动。本次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展览将持续到3月1日,其后将到西班牙和香港进行展出。
自2010年10月8日,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宣布刘晓波获奖后,刘霞即与外界失联。到今天已经被限制自由480天的时间。
"要想获得自由,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独立中文笔会会长廖天琪向德国之声解读了刘霞的"丑娃"系列作品,她表示刘霞这些富有视觉冲击力的黑白作品,在无声的表达一种人生极限的状况:"其中有一张照片,一个娃娃放在木条的尾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但可以看到后面的天空和云彩,这样的一张黑白照片对人的震撼力是非常大的。这个娃娃张开嘴,他是在纳喊,他也是在一种极度的恐惧中,他又在想往着无限的、完全不受限制的自由,天空和白云就代表这种自由。但是要得到这种自由,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呢?我们看到娃娃脸上的表情就可以知道,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廖天琪认为刘霞的作品原始取材的主角是"丑陋的娃娃",也标志一个人本初的状态,这些娃娃在中国的环境中,完全没有安宁、喜乐和平静,他们处在恐惧、挣扎、抗议、呐喊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是否也是中国国民的状态:"艺术不仅是简单陈述,如果他们能刺激我们去思考,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刘霞作为一个艺术家,所要表达的不仅是自己对人生的体会,也表达了中国人在中国社会面临的生存状况。她的艺术表达相当成功。"
大多公众对刘霞的印象停留在她是刘晓波的妻子,一位闪耀着光环的诺奖和平奖得主背后的人物,一位在丈夫数次判刑,奔走在家中和监狱间,长久坚忍孤独等待的妻子形象。廖天琪表示透过这些作品,让公众了解到,刘霞是与刘晓波并肩而立的,有独立思想、人格和对生命有思考的画家、诗人和艺术家:"这些照片的展出,作了最好的说明,刘霞是一个独立的、而且境界相当高的,同时关怀大众心怀和疾苦的艺术家。"
"刘霞被监禁,希望当局给一个清楚解释"
刘霞的友人、现就职香港阳光卫视的中国媒体人贾葭向德国之声表示,自2010年10月8日下午14时,刘霞就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期间朋友们和国际组织、媒体试图通过多种方式与刘霞取得联系而未果。
"作为刘霞的朋友,一直很关切她,但又无法得知她的信息,从她丈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一直到现在,这个时间很长,她在失联期间到底遭受了什么样的不公正的待遇外界都无从知晓,希望当局能尽快释放她。这几年来,当局对异议人士的打压已经到了最严重的阶段,仅仅因为她的丈夫获得诺奖而监禁她,这是非常严重的侵犯人权的行为,于情于法都是说不过去的,中国要谈法治社会,我们就问一句'刘霞到底有没有违法,如果违法,她违反了哪条法律',希望当局给一个清楚的解释。"
贾葭也呼吁在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前,向外界释放出诚意信号,恢复刘霞及陈光诚等被软禁人士的自由。
作者:吴雨
责编: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