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Indische Eliten kehren heim

Ranty Islam2008年4月23日

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对在国外留学“镀金”的印度人来说,无疑有巨大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印度精英愿意在学成之后回到自己的祖国,其中不乏IT专家,银行家和高级管理人员。这种趋势,对印度的发展无疑是锦上添花,但那些培养这些精英人才的欧美国家呢?以下是德国之声记者Ranty Islam的相关报道:

https://p.dw.com/p/DnNn
高楼鳞次栉比的孟买:经济繁荣吸引“海龟”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 dpa

阿斯姆(Asim Mahmood)在获得了印度技术学院(IIT)的物理学学士学位后,随即就开始了自己的留洋"镀金"历程。好几所英国的顶尖高校都以提供奖学金的条件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最后,阿斯姆还是选择了在牛津大学攻读自己的博士学位。而在四年后,这位天体物理学博士却又回到了印度。就在回国后不久,现年已32岁的阿斯姆又做出了换专业的决定。现在,他已成为了印度金融中心孟买的一家大型美国投行的职员。

"人才回归"取代"人才外流"

渐渐的,阿斯姆的经历成为许多印度人的一个典型代表。从前,对许多从印度的"精英摇篮"如IIT毕业的学生来说,到西方国家留学就意味着更好的生活--学成后回国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近几年,随着印度经济的蓬勃发展,这种想法不断遭到质疑。数千名印度银行家,高级管理人员以及IT专家,特别是那些留学欧美的印度精英们,正接连不断地回印度。于是,长期以来的"人才外流"被"人才回归"所取代。

Bänker in New York bei der Arbeit
从华尔街抽身而退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dpa

经济繁荣吸引留洋精英

"外流"转"回归"的原因多种多样。印度金融业或IT业的专业人士,其年薪也逐渐与在美国硅谷或伦敦的同行年薪的一半持平。"在过去的五年中,这些行业的薪金几乎翻了一番",易唯思市场调研公司(Evalueserve)印度分部负责人阿希什•古普塔(Ashish Gupta)这样说到,而印度的生活成本则低得多,因此,"在孟买,新德里和班加罗尔的生活质量,即便说不比美国和英国好,也绝不会差。"

上周,易唯思在677名IIT毕业生中做了份问卷调查,其数据结果也表明了当前的这种"回归"趋势:自2002年,仅有16%的毕业生出国留学。而在1964年至2001年间,平均每年有35%的学生都会选择留洋这条路。据估计,仅是班加罗尔的高新技术区,就吸引了四万多名"海龟"人士。据易唯思分析,"这与经济增长直接挂钩",在过去几年中,印度的经济一直都保持了8%到9%的高增长率,并且,这种趋势在近期并未出现疲软迹象。

不舍家人与朋友

阿斯姆自己也证实了市场调研专家的分析。他说:"印度同样也能给我提供许多工作机会。" 但同时,他也表示,虽然经济因素对"海龟派"来说很重要,但他们的回归,还出于其他的动机与考虑,"我之所以回到印度,也是出于个人原因",因为可以与家人和朋友近距离接触。

出于类似的考虑,瓦尔丹(Vardaan Vashisht)也在考虑自己的印度回归行。这位34岁的印度人在美国已生活了10年,并在纽约开办了自己的网络公司。尽管他不愿放弃美国这一投资区位,但也表示,"我想把公司迁回印度,想在那度过我的大半生。"

在西方状况变糟

为了吸引那些留洋"镀金"的印度人回归家园,印度政府在新千年伊始就提出了"闪亮印度"的响亮口号。当然,这股"海龟潮"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这一口号的提出。另一原因还在于,他们在美国的状况日渐变得糟糕。瓦尔丹评价说:"从经济上来看,在美国生活的状况并不太好。"

此外,严格的移民规则也让那些印度精英们感到无所适从。"美国的签证政策很恶心",曾在美国学习工作了五年的高拉弗(Gaurav Chawla)告诉记者,"有太多的条件限制,例如,我要申请移民签证的话,就必须在同一家公司呆够三年",而这在日新月异的IT行业,无疑会限制职场的升迁。 这位28岁的工程师,现在已是孟买一家投行的银行家。他接着说道,"我认识一些人,由于担心他们的签证,晚上几乎都睡不着觉。"

用新视角看老问题

这些"海龟派"都属于印度这个经济上,社会上,政治上都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的精英。在外留学的机会赋予了他们从外面观察自己国家的可能性,因而,他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分析印度存在的问题,当然,首先就是数百万印度人都还遭受的贫困。前华尔街的银行家为家乡的社会福利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从前硅谷的软件设计师也开始着手,为印度各级行政机构增添现代化的IT基础设施。

Kind als Lemo-Verkäufer in Indien
小鬼当家折射生活的贫苦图像来源: AP

精英迁出,"西方遭殃"

印度精英的回归还有其他影响:它无疑会给正在崛起的印度注入新的活力,但对欧美来说,也会造成不小的损失。易唯思的阿希什警告说,"欧洲的问题在于太低的出生率,而美国的缺陷则是在教育,技术专业的美国本土毕业生的人数未增反减",这二者都会导致相同的后果,即"专业人才瓶颈日渐突现,而印度人的迁出更是加重了这一状况"。渐渐的,人们甚至还能听到这样的提示,即欧美人到印度去,因为在那里,他们或许能找到更好的就业机会。

"机会"才是真正的关键词。让留洋的印度人回国的,不仅仅是经济或社会上的因素,"而是机会,掌握自己生活的机会,规划自己人生的机会",投行银行家Chawla认为,尽管在美国,许多印度人都取得了不小的经济成就,但他们还是难以适应那里的生活,"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度,机会无限?并非如此",与之相比,即使印度的状况要糟糕一些,"但机会反而更多"。对此,许多海外印度人的看法都相似。也正因如此,印度的"海龟潮"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