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名古屋会议意在打击"生物盗版"

2010年10月18日

本周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名古屋召开。来自193个国家的近8000名代表将在为期两周的会议期间商讨如何保护全球物种。

https://p.dw.com/p/PgYw

国际上有一种被称作"生物盗版"的概念。这个概念是指,特别是制药工业在发展中国家采集当地特有的植物物种,从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品,并将由此获得的收益全部占为己有。目前正在名古屋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便是要讨论制定出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应对"生物盗版"的做法。

资源获取与利益分享(Access and Benefit-Sharing,简称ABS)协议的核心内容在于,未来公平合理地分配生物高效物质带来的收益。也就是说,今后制药工业从热带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品获得利润的同时,也需要让这些有药用价值的热带植物原产地的国民从中受益。

谈判的艰难性

在日本第四大城市名古屋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在会议开始阶段就已经显示出谈判的艰难性。工业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谈判中的立场鸿沟是显而易见的。全球四分之一的物种都受到威胁。尽管联合国相关机构不断发出各种警告和意向声明,各国依然未能就一项内容广泛的物种保护动议达成一致。所以此次会议仅能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上确定20项"战略目标"。

这其中就包括澄清如何才能够公平合理地分配基因资源带来的收益问题。例如,在发展中国家生长的植物,发达国家制药工业从这些植物中提取有效物质生产出药品。那么药品在出售后获得的利润如何分配?另外在大会上还有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到2020年全球陆地和海洋面积中究竟有多大的比例应该被列入保护区。

目前全球13%的陆地面积和不到1%的海洋面积被列为生态保护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副总干事比尔·杰克逊说:"我们没能有效地传递出这样一个讯息,那就是我们的社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生物多样性。"

美国尚未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目前已经有包括欧盟各国、中国和俄罗斯在内的193个国家签署了这项公约。美国是发达工业国家中唯一一个尚未签署这项公约的国家。另外,梵蒂冈和安道尔共和国也不是签约国。

作者:Ognjen Cvijanović(德新社) 编译:洪沙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