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瑙核设施中国出怪招,温家宝保全施罗德面子
2004年4月28日去年十二月,施罗德总理在北京访问时向温家宝总理承诺促成哈瑙设备出口,引起了联合执政的绿党的强烈不满和抗议,绿党出身的外长菲舍尔和施罗德也一度关系紧张,双方称有了“沟通方面的问题”,直到今年2月二人通过“四目对话”才重修旧好。
哈瑙核设施的交易是德中两国政府首脑拍板决定的,但是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同,政府领导人拍板的交易在德国不但会翻船,也还会给政府领导人带来极大的公众舆论压力,联合执政的红绿两党也关系紧张到了要分家的地步。由于施罗德已经当着温家宝的面夸下了海口,他在哈瑙核设施出口问题上骑虎难下,进退两难。德国政府只好在出口审批程序上采取拖延战术,既不能急于通过,又不能承认不会通不过。
出于政治原因建成后一直废弃不用的哈瑙核设施在德国被看成是“核垃圾”,中国方面显然事前没有料到竟会碰到出大钱买“垃圾”而不得的“怪事”。虽然中国方面一再承诺不会将这套设备用于军事目的,但是在以“退出核能”为国策的德国,政府承受的来自执政伙伴和非政府组织的政治与道德压力丝毫没有减少。
假设施罗德许诺的这比交易在德国没有任何阻力,这无疑是一笔所谓的“双赢”的交易-德国变废为宝,将“核垃圾”卖给了其它国家;中国则只花5000万欧元就买了一套实际上是全新的从核废料中提炼钚元素的成套设备,而这个1990年建成后一直未投入使用的核燃料处理设施是西门子公司投资了6亿5千万欧元才建成的。
事与愿违,实际上这一交易还八字没一撇,已经让德中政府在政治上“双输”。德国政府为此被批评出口核垃圾和将核技术出售给被认为有军事野心的中国,中国政府也一再遭到猜疑,而且越是辩解越说不清,境遇十分尴尬。
现在,中国政府主动单方面提出放弃这笔交易,并将这一交易轻描淡写地说成是“双方企业界有过”的“一些初步的接触”。这样,不但中国政府保全了面子,还为施罗德暗中搭好了下去的台阶。中国单方面宣布放弃谈判,传达出的信息是:你们不想卖,我们还不想买了呢;将谈判降格到“企业间的接触”,则是从外交辞令上将中国政府从交易中开脱出来。对于施罗德来说,这个烫手的山芋不是他自己不想要了,而是中国人替他扔到了地上,因此他不但不会怪罪中国政府的唐突,反而会暗中感激不尽。
德中的这笔核交易就这样以面子交易草草收场。还是为了面子,外交部发言人孔泉说:“如果日后双方确有需要,认为是互利的,双方都愿意继续进行的话,可以恢复接触。当然这种接触必定是以公平、透明的方式来进行”;社民党主席和议会党团主席明特菲林说,以后“只要是中国人还想要,我们还是愿意卖的。当然,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谁也不知道,重要的是现在双方都体面地下了台阶,重要的是温家宝来德国访问时再也不会面对哈瑙核设施这一让宾主都感到尴尬的问题。
德国工业界心痛,环保人士开心
为了阻止哈瑙核设施出口中国,国际医生防止核战争协会去年年底在德国发起倡议,呼吁环保分子捐款自行购买哈瑙核设备。截止到孔泉发表新闻讲话这一天,已经有将近8000人捐款,筹集了近100万欧元。该组织计划筹集5000万零1欧元,以超过中国的报价。按照约定,捐款是以记帐的形式筹集的,达不到预定数目,捐款人实际上就不需要真的出钱。
德国工业界对哈瑙核设施出口的流产感到痛心和不解。德国工业联合会总干事长冯-瓦滕贝格对德国“商报”说:“这有损于德国在竞争力上的声誉,现在人们不禁要问,德国到底想不想靠高技术挣钱。”社民党保守派人士说,德国企业不应该因为政治上的束缚而在争夺进入亚洲市场时出于竞争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