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纪念日香港媒体文章综述
2004年7月1日据《苹果日报》今天透露,主管港澳事务的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结束非洲访问后,并没有由南非直接返回北京,反而到了靠近香港的珠海,会见港澳各界人士。报道引用消息人士透露,曾庆红特地到珠海,希望了解香港最新情况及7.1前的政治发展,不排除双方讨论7.1大游行。
报道说:“曾庆红6月30日抵达珠海,接见了部份港澳各界人士,包括以澳门特首何厚铧为首的澳门官员,据称他30日可能会离开珠海。消息人士称,曾庆红希望藉会见香港人士,了解香港最新政治形势。香港政界最近传出,曾庆红完成非洲行程返京后,最快于7月初发表具体政策,改善与香港民主派的关系。……外界一般分析,曾庆红7月1日前向民主派示好,是为塑造和谐的气氛,淡化7.1游行以减少上街人数。”
另据《东方日报》透露,中联办有关官员30日与部分民主派的人士联络,安排他们往珠海与曾庆红见面,但据悉协调工作进展得并不十分顺利,故曾庆红与民主派的会见,可能不能成事。中联办主管文体宣传工作的副主任李刚,30日便临时缺席一项公开活动,据悉正为此事所致。”
《苹果日报》今天的评论文章题目是《我们要民主、民主、民主!》。文章以诗一般的语言写道:“如果,香港的政制已能完全反映市民的意愿、已能充分向市民负责、已能摆脱小圈子选举的性质,我们实在没有什么理由在今天走上街头。如果,特区政府过去七年的施政不是那么刚愎自用、不是那样漠视民意、不是那样好大喜功、不是那样一塌糊涂,我们实在没有什么理由在今天走上街头。如果,中央政府不是漠视市民的意愿、不是罔顾一国两制的原则、不是粗暴扼杀香港的民主进程,我们实在没有什么理由在今天走上街头。只可惜以上说的都是'如果'而已。……
"当然,市民上街游行未必可以改变中央政府的无理决定;当然,市民上街未必可以使我们的政制、我们的政府脱胎换骨;但是,更多的市民愿意用脚表态、更多市民愿意站出来表达对民主的诉求至少让中央政府及特区政府知道他们的高压手法没有把我们的民主渴求压倒、至少让中央政府及特区政府知道市民不会默默接受他们的不合理决定、他们的错误政策。……
"是的,上街表达意见的确不是最有效的表达途径、的确不是最有效的沟通手段,若香港有真正的民主政制、若中央政府跟港人的沟通顺畅,我们大可不必一而再地以街头作为我们的扬声器、只可惜香港没有真正的民主政制、只可惜中央与港人的沟通不顺畅、只可惜太多别有用心的人不断诬陷、摸黑我们的民主诉求甚至指我们在搞港独。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我们只有走上街头向所有人说明:我们要民主、民主、民主!”
亲北京的香港《文汇报》的一篇评论的标题是《七一有值得庆贺的日子》。文章说:“今年是香港特区成立、一国两制方针贯彻的第七年。近年来,祖国大国提出许多有利于香港的政策,帮助香港走出了经济低谷,正是国家关怀、支持香港的体现。……
“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说七一应当是一件高兴的事;的确,几年来,香港虽然经历了不少风浪、遇到许多挫折,但香港市民都本着不屈不扰的精神度过了。回归七年来,特区政府在复苏社会经济活力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当然这与祖国的合作分不开的。七一是香港经济复苏、社会繁荣的纪念日,港人何不一起放开怀抱、共贺吉日?”
在中国政治方面,《信报》前天发表郑永年的文章,题目是《和平崛起与中国的国际角色》。文章说:“‘和平崛起’已经成为中国第四代领导人所使用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最初是为了回应自90年代初以来盛行于国际社会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但是,“和平崛起”不应当停留在被动的回应上。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中国需要自己的世界秩序观。……中国的崛起对国际社会必然产生影响。中国会挑战现存国际体系吗?如果答案为真,那么中国就会成为一种莫大的威胁。所以对国际社会来说,中国是否愿意接受现存国际体系就成了中国是否会成为威胁的标志。……
“中国进入世界体系之后,对“中国威胁”的关切似乎在增加,而非在减少。很多问题逐渐浮上台面。第一,中国是否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就是说,中国是否在履行现存的国际规则?第二,中国进入国际体系是为了接受这个体系的领导,还是要改变这个体系?加入世界体系之后,中国开始这些国际组织内部发挥自己应当有的作用。这个事实也是一些西方国家所担心的。第三,国际体系能够承受中国的崛起吗?不管中国的主观意愿如何,中国的进入对世界体系的影响不是其他小国所比拟的。因为中国各方面的规模,中国的一举一动对这个体系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例如中国内部的经济波动现在足以影响全球经济体系的运作。”
郑永年的文章接着写道:“中国要和平崛起就必须对外界这些担忧给予充分的重视。不过,这种被动的回应是远远不够的。‘和平崛起’的主体不应当局限于‘和平地崛起’。更重要的关切应当是中国崛起之后对世界和平的责任。这也就是‘独立自主’的外部意义,是中国作为一个责任大国的意义。中国进入世界体系表明中国接受了这个体系。但这并不表明,这个体系完全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当国家利益和这个体系产生矛盾的时候,也就是中国和一些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
“中国另建体系的可能性并不存在。如果中国另建体系,就要和其他主要大国发生很严重的冲突,从而不符合中国长远的国家利益。但这并不表明中国不可以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国际行为模式。现存国际体系有很大的缺陷。国际体系无能约束美国日益成长的单边主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尽管中国没有必要单独来挑战美国的单边主义,但中国完全也必须在这个体系内发展出自己的国际行为模式。”
文章最后分析道:“单边主义并不能给世界带来和平和稳定,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有能力发展出自己的模式,为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邻居国家提供另外一个选择。实际上,中国已经在这样做了。也就是说,中国已经在努力发展与美国不同的国际行为模式。表现在主要几点上。第一,如上面所说的,和前苏联不一样,中国选择加入现存世界体系,而非作为力量的一极另立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和主要大国美国的‘冷战’。第二,中国选择的是可以导致双赢的经济外交而非政治军事外交作为先导,与国际社会交往。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中国国际经济行为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第三,中国已经完成了从早先对双边主义的强调转型到今天的主动强调多边主义。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例,中国主动加入东南亚友好条约也是一例。……
“中国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地发展出和一个责任大国身份相吻合的行为模式,从长远观点来看,就可以在国际社会确定自己独特的角色。这和毛泽东时代向外扩张共产主义的做法全然不同。毛泽东所作的是一种另建体系的努力。现在则不一样,是在加入世界体系之后确立自己行为模式的努力。只要这种行为模式不是强加于他人的,而是他人自愿选择接受的,那么中国的国际空间就会越来越大。
(驻香港特约记者邱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