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09 Außenpolitik BTW HF
2009年8月21日从布什到奥巴马-德美之间关系发生变化
自默克尔踏入德国联邦总理府、开始担任总理的第一天起,改善德美之间僵化的关系,就成为她外交政治的一大目标。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和默克尔的前任施罗德因后者不支持伊拉克战争而不和,致使德美关系明显降温。默克尔在走马上任正式担任联邦总理前夕,已经针对这一情况发出了呼吁:"我们必须就德美之间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必须就这些问题展开公开、坦诚和友好的讨论。"
基民盟主席默克尔在担任联邦总理后,首先着手改善同美国总统、共和党政治家乔治·布什的关系。默克尔的努力赢得了布什总统的好感。布什总统对这位新上任的联邦总理总赞赏有加,"当我们双方讨论世界政治的现实话题时,我们都在努力尝试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我非常重视默克尔总理对问题的判断。"
但是,默克尔也会对美国总统提出批评,比如在美国政府的气候保护政策问题上,以及在关塔那摩监狱问题上,默克尔都做到了直言不讳。当然双方并没有在公开场合下讨论这些分歧性意见, 而是放在了在默克尔选区里举行的野猪肉烧烤活动时,或者是放在了布什德克萨斯州的农场里。在默克尔政府的努力下,美国总统最终还接受了德国政府的要求,不向恐怖袭击活动频繁发生的阿富汗南部地区派遣德国军队。
然而,当后来作为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奥巴马访问德国期间,提出要在柏林的勃兰登堡门前作选战演说遭到拒绝时,德美关系再次蒙上阴影。由于德国不同意让这一重要政治地点成为美国总统竞选的演说地,默克尔总理对这位时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说了不,奥巴马只得移师距离勃兰登堡门数百米远的胜利柱前,对20多万名兴奋的民众发表演说。
虽然奥巴马通过他的这次演讲,在入主白宫之前就赢得了广大德国老百姓的好感,然而奥巴马同默克尔的关系却并不亲近。双方在开始接触时的那种距离感并没有瞒过公众的眼睛。如今默克尔和奥巴马已经找到了一个展开友好的专业式合作的方式。这两位政治家在进行过多次长时间谈话以后,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尊敬。 2009年6月,当默克尔首次到白宫访问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对默克尔表达了他的敬意,"我十分欣赏默克尔总理的智慧和坦诚。我同时也很钦佩她的领导能力和她的务实精神。"
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政府推行的致力于对话的外交政策以及裁军努力和为气候保护所做的努力都得到了德国政府的大力支持。2009年6月,奥巴马总统再次到德国访问并参观了德累斯顿和布赫瓦尔德前纳粹集中营。1945年该集中营被美军解放。在那里,奥巴马还对当年被囚禁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发表了令人感动的讲话。
德俄关系-伙伴关系道路上出现各种障碍
俄罗斯对于德国联邦政府来说是个不大好打交道的伙伴。默克尔总理曾多次提醒俄罗斯,要尊重媒体自由和集会自由,但双方的矛盾早已不再仅限于公民权利方面。更大的问题是,俄罗斯政府同西方伙伴之间的信任关系大大打了折扣,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布什政府计划在东欧国家设置导弹防御系统。2007年,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在慕尼黑安全问题国际会议上对美国和北约提出强烈批评,是俄罗斯愤怒情绪的一次大发泄,一些政治观察员甚至由此回忆起冷战时代。
2008年夏天,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 这次战争再一次影响了俄罗斯同德国以及同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当俄罗斯撕毁了在欧盟调解下同格鲁吉亚签署的六点和平协议,公开表示承认格鲁吉亚分离省份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时,默克尔总理提出了抗议。她指出,俄罗斯的这种做法违背了国际法。尽管如此,默克尔还是保持了同刚刚上任数周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之间的对话。默克尔在接受德国公法性电台-德国电视二台的采访时,曾谈到了在当时的困难时期,她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最初接触时的情景,"我是在将他视为伙伴的基础上同他会谈的。那时我们刚刚开始接触,相互都还不了解。我到了索契,我们进行了非常坦率和真诚的谈话。当然我也对他会执行六点和平协议表示信任。我强调说,我们都不能令对方失望,否则将产生负面影响。"
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于2009年年初发生的天然气之争再次引起了一场危机。俄罗斯政府第一次较长时间地中断了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当德国政府指责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都应当对矛盾升级承担责任时,俄罗斯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为了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实现能源进口多样化,德国加紧了对中亚地区天然气的开发利用计划。由此而产生了纳布科天然气管道协议。根据迄今达成的协议,该管道将在未来绕过俄罗斯,将里海的天然气输送到向中欧地区。
虽然德俄关系因不少原因而疏远,但两国政府最近以来再次展开了友好合作,比如在战胜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斗争中。俄罗斯也因这场全球性危机深受其害。
阿富汗-一个难以恢复平静的地方
继续留下,坚持不懈。这是驻阿富汗的德国联邦军目前所奉行的原则。对于在北约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框架下派驻阿富汗的4千名德国联邦军士兵来说,现在仍然看不到撤军的前景。由于阿富汗北部地区也越来越危险,德国大联合政府决定,继续向那里增派士兵和物资以及增加对阿富汗安全力量的培训。默克尔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帮助阿富汗的军队和警察部队承担起保卫自己国家安全的责任来。现在他们还没有具备这个能力,因此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帮助。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同阿富汗政府的观点一致。我在这里要再次强调的是,我们不会放弃这项工作,我们会一步一步地完成这个任务。"
由于阿富汗直到如今仍然没有出现较大的进步,因此德国政府也在思考一些不愿意引起公开讨论的问题。比如究竟还要向阿富汗这个有生命危险的地区派遣多少联邦军士兵。现在恐怖组织塔利班仍在不断向德国国防军在昆都士的营地以及德国巡逻队发起袭击。一名德国士兵在讲述他的经历时说:"我们在出发前知道在阿富汗会随时遇到危险。但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比如我们会遭到袭击,会有人向我们开枪,我们还会遇上炸弹。派驻之前我们并没有想到,会遇到这么错综复杂的埋伏行动和枪击事件。"
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德国人都表示反对向阿富汗派兵。这也是联邦政府希望尽快让这个话题从选战中消失的原因。对于民众反对的声音,德国政府的回答是,德国在阿富汗推行的是军事行动与重建工作相结合的方案,并强调说,这是在阿富汗取得成功的关键。
德国大联合政府4年来一致认为,如果过早地放弃在阿富汗的努力必将前功尽弃。而且美国新总统奥巴马领导下的政府,也决定加大对塔利班和其联盟势力的军事压力。前德国国防部长施特鲁克曾说过,德国是否安全也取决于兴都库什山脉地区的安定。这句话如今仍然对德国政府的阿富汗政策发挥着作用。然而阿富汗使命耗费了德国政府的大量资金也是不争的事实。仅去年一年阿富汗使命就让德国政府付出了5.3亿欧元。
中东和平遥遥无期
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访问中东地区的次数超过了其他任何地区。迄今这位社民党政治家对这个地区进行了14次访问,并同许多重要人士举行了会谈。会谈中,他就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人及其他邻国之间的冲突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设在柏林的德国外交部也多次成为国际中东会议的地点。施泰因迈尔表示"要想真正解决问题还要靠冲突双方。但是德国和欧盟的其他成员国可以协助改善框架性条件,并以此来支持谈判双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这当然是施泰因迈尔的美好愿望。即便施泰因迈尔认为解决中东问题出现了一线希望,这些希望也会在转眼之间消失。为了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施泰因迈尔甚至不顾美国的反对,坚持访问大马士革,并要求将叙利亚纳入中东和谈进程。
然而德国黑红大联合政府所期待的中东和平并没有到来。2006年夏季爆发了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战争。 以色列于2009年冬季对加沙地带的攻击行动,更让执行解决中东问题的国际路线图计划一时间成为泡影。在中东发生的一系列战争中,德国总是站在以色列一边。比如默克尔总理将造成了数百名平民百姓死亡的加沙战争的责任推给了哈马斯。默克尔说,正是由于哈马斯的火箭弹袭击,激怒了以色列方面。她还向以色列总理表达了这一立场。德国政府发言人施泰格在总结默克尔同以色列总理的有关会晤时强调说:"会谈中,德国总理和以色列总理达成了共识并明确强调,该地区局势严峻,这个责任应当由哈马斯来承担。"
德国政府的这一偏袒立场,使其在巴勒斯坦公众中的信誉大受损失。虽然各方进行了各种外交努力,但是可以说,现在的中东局势比4年前更为严峻。如今,国际社会只能寄希望于美国总统奥巴马,希望奥巴马能够向冲突双方施加更多的压力,推进中东和平进程。
作者:Nina Werkhaeuuser / 韩明芳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