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会在现实与传统中痛苦挣扎
2003年8月31日德国工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工会联合会进行了重新组合,此后的工会历史便充满了令人骄傲的篇章。然而,10年来,德国工会却渐渐同这段历史告别,在人们的心目中,工会慢慢地成了一种多余的组织。
50年代曾经是一个出现经济奇迹的年代,全民就业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当时的工会天时地利,为其会员谋求了很大的利益。今天仍在实施当中的休假补贴、圣诞节补贴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星期六工人没有工作的义务是那个年代工会争取来的。为了让病假工人拿到正常工资,五金工会曾号召工人进行了16个星期的大罢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60年代,经济奇迹渐渐远去。从70年代开始,经济危机的苗头出现,工人开始大批失业。工会同资方签署了所谓的合理化保护协定,也就是在机器取代人工的过程中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80年代,面对鼓起来的腰包,工人开始要求提高生活质量,为此向资方提出缩短工作时间的要求。直到这时,劳资双方的谈判基本上是对工会有利的,工会提出的要求也都基本上可以得到满足。但90年代出现了变化,劳资谈判过程中,双方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资方开始指责工会呆板僵化,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阻力,而这种阻力尤其钳制了企业的活力。
时代的精神常常是不具记忆的,它并不顾及历史的荣耀。德国工会会员以直线趋势迅速下降至少已有10年的历史。两德统一时,德国各行业的工会会员大约为1100万人,目前还剩下750万。为了让工会保持战斗力,工会开始了合并过程。10年前,德国有16个行业工会,现在还剩下8个。
工会的会员人数还在锐减。据最近的统计,雇员中参加工会的比例不足十分之三。由此,工会在今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受到极大动摇。比如,未来学家预测未来的假想世界中,根本就没有给工会安排位置。
德国五金工会选举理事会
目前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都在敦促传统的工会必须进行合乎时代发展的改革,也只有这样,工会才能在现代化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然而,改革是痛苦的。以德国最大、也是全球最大的德国五金工会为例,它的主席茨维克尔在位10年,却没有做到将这个沉重的机构转化为现代化的战斗集体。今年6月,五金工会号召德东工人起来罢工,争取35小时工作制。4周之后,罢工坚持不下去了,被迫宣布失败。这样的例子在五金工会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
本周末五金工会在法兰克福总部选举理事会,将是又一次迈出改革步伐的尝试。这回德国五金工会理事会主席将由两人分担,一名是早就指定的茨维克尔的接班人彼德斯,他属于传统工会的忠实继承人,也是6月德东大罢工的幕后支持者。他口才极好,背后有着大批支持者。罢工失败后,茨维克尔曾试图撤换彼德斯“法定继承人”的身份,但却没有成功。一气之下,茨维克尔自己没有到期就做出请退的决定。与彼德斯一同领导德国五金工会的胡伯尔被普遍看作是改革阵营的一员。胡伯尔今年53岁,沉着,冷静,灵活,至今担任巴符州分会领导人的角色。
人们希望,德国五金工会的双重领导能使工会战胜目前的危机,重振往日的雄风,或许这是幻想?如果能阻挡会员的继续丧失,工会就算成功地迈出第一步了。否则,连同资方谈判都快成了一种奢谈,不自我解散就很不错了。要知道,仅今年年内,五金工会总共250万会员中已有9万人愤然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