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韵味的中国城市--青岛

2002年10月2日

1897年,德国怀着急于扩张的心情,将战舰派往中国的胶州湾。德皇决心投入巨资将青岛建设成所谓的“模范殖民地”,百余年后,德国在这里留下了什么?

https://p.dw.com/p/2iV0
在青岛的老城区可见到类似的德式建筑图像来源: DW

最迟到2008年,青岛将会成为一座举世瞩目的城市。届时北京夏季奥运会的帆船项目将在青岛举行。青岛也是北京唯一的一个协办城市。

要知道,在中国,奥运会可不只是单纯的体育盛会,她同时也是国家、民族荣誉的象征。因此,青岛能够在众多竞争城市中脱颖而出,受到中国奥运官员的青睐,应当说决非偶然。青岛市的父母官周嘉宾在介绍青岛概况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青岛应该说是很多德国朋友都非常熟悉的城市,有过去一百多年前一段渊源的关系。青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贸易城市,当然,这个城市除了经济在发展,我想科技教育文化,特别是海洋科技,在中国占有特别大的分量。当然,青岛在中国也是经济比较活跃的城市,在过去五年,GDP平均增长一直两位数以上。去年来青岛观光游客超过一千五百万,我们相信今后几年也会保持10%左右的增长率。所以青岛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开放度比较高的城市,也是正在成长和发展的城市。

最具德国风情的中国城市

实行开放改革以来,中国的沿海城市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以令世人震惊的速度迅猛发展,但走进青岛,人们还是会明显地感到,同其他中国大中城市相比,青岛的确别有一番情趣。拥有七百万人口的海滨城市青岛,依山傍水,气候宜人,不过,青岛之所以每年能够吸引一千五百万游客,则是同该市无处不在的欧洲情调密不可分的,确切地说,是德国情调。

一位曾到过青岛的德国游客表示,在老城区或八大关一带漫步,恍惚之间有时会感到,自己已经回到了北海边上的故乡城市汉堡。德国建筑史学家林德在一份论述青岛殖民时期的建筑的专著中有这样的文字:

德国殖民时期的建筑在青岛得到了相当好的保存,而相比之下,德国境内的同期建筑因翻新改造和战争破坏早已变得面目全非。因此,在青岛高速发展的今天,保存完好的殖民时期的“欧洲城”,作为一个整体,要比德国更加具有德国风味。

一战前后的青岛

1897年11月1日,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西南部被大刀会会员杀死,史称“巨野教案”。六天之后,也就是消息传到德意志帝国首都柏林的当天,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下令实施军事报复。11月13日,德意志东亚舰队三艘战舰,在海军上将封迪特里希率领下,驶抵胶州湾。青岛历史学家马庚存在谈到这段历史时表示:

那是1897年的事情了。从中国国内的情况来讲,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极贫极弱。而德国则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欧洲大陆基本被当时的欧洲列强瓜分完毕的背景下,德国急于对外扩张。经过周密考察,德国最终选中了胶洲湾。当时的背景是,中国落后就要挨打,而德国发展起来之后,就要求扩张。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出现了中德在胶洲湾的接触。当然,那种接触同今天的接触已经不是一种概念。实际上就是德国对中国的侵略,而这种对抗就发生在青岛。

事实上,当时并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对抗,由于清廷的外交权和军权都把持在主和派手中,驻守胶洲湾的两千清军在德国军舰抵达胶洲湾的第二天,就不战而退,而七百名德国海军士兵则不费一枪一弹堂而皇之地完成了对胶洲湾的占领。弱国无外交,鉴于当时德意志帝国和大清帝国之间经济军事实力上巨大悬殊,清廷已无力通过外交途径改变胶澳地区被德国占领的既成事实。一本讲述青岛历史的中国官方出版物中写道:

“在德帝国主义的威逼下,1898年三月六日清廷大臣李鸿章、翁同和与德国驻华公使海靖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规定:将胶州湾租借给德国,先以99年为限;德国可以建造由青岛经潍县、淄川至济南和青岛经沂州、莱芜至济南的两条铁路,并在铁路两旁30里内享有开矿权;山东兴办各项工程,德人有优先承办权。从此,胶州正式沦为德国殖民地,山东成了德人的势力范围。”

其实,德国在东亚开辟殖民地的计划由来已久,而“巨野教案”无疑为此提供了难得的口实,当时,工业及军事实力迅猛崛起的德意志帝国,对于在开拓殖民地方面同英法列强的巨大差距极不甘心,而占领胶州之后,德国终于在继非洲和大洋洲之后,在亚洲找到了立足之地。

据史料记载,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德国方面就对当时经济落后,只有几个零星渔村的胶洲湾地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及远东舰队司令官梨里斯等人都曾奉柏林政府之命,来山东半岛实地考察。那么,德国人何以偏偏选中青岛,作为他们在东亚扩张的桥头堡的呢,历史学家马庚存认为:

德国希望在东亚建立一个经济和军事扩张的桥头堡。青岛应该说具备了德国所期望的条件。而胶洲湾正是中国少有的良港,当然,当时还没有建设。德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曾多次到当地实地考察。他们认定,这里适于建设深水不冻大港。另外,青岛作为山东及中国北方的出口口岸,一旦建设完毕,将拥有辽阔的腹地。而山东的矿产、农产品当时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898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正式命名胶澳租借地的市区为青岛。柏林方面决心投入巨资将青岛建设成所谓的“模范殖民地”,这里既要成为德国军队在远东一个牢不可破的桥头堡,也要成为德国商界开辟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门户。为此目的,青岛的德国殖民当局以此前已陷入西方势力范围的香港和上海为前车之鉴,认为要想长期经营青岛,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大批当时德国国内一流的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专家应帝国海军部之召来到青岛,实地勘查设计,三个月之后,青岛城建规划即获得通过。

就这样,原本只有大约三百户人家的渔村青岛永远失去了过去的宁静,一时间成了当时远东最热闹的建筑工地。大规模的城建行动开始前,1898年秋季,殖民当局发布了严格的建筑规范,这部分上中下三册的文本,对欧洲人区、华人区及工矿区的建筑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规定,花园面积、建筑高度、卫生设施以及建筑用材都必须符合标准,否则,建筑申请一律不获批准。

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行政机构、医院、学校、教堂、港口、车站、店铺以及工业区相继建成,得益于统一规划,统一施工,青岛市区建筑虽风格各异,却显得错落有致,浑然一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胶洲湾德国租借地的人口已经上涨到20万,其中青岛市区人口就已达五万六千。

在经营东亚唯一的殖民地-青岛方面,德国政府可以说煞费苦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情况变得对德国极为不利,继英国之后,日本也在1914年八月对德宣战,经过三个月的激战,德军全线溃败,德国人苦心经营了17年的“模范殖民地”由此落入日本手中。这场德日两个军事列强在中国土地上的战争,对中国政治社会日后的发展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五年之后席卷整个中国的“五四”运动,就是青岛及山东的主权归属之争所引起的,而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壮大也是以此为起点的。

从1897年11月14日登陆胶洲湾,到1914年11月七日战败投降,德国在青岛实行殖民统治的时间只有十七年。德国历史博物馆曾在1998年“德中胶洲湾协定”签署一百周年之际,举办过大型的青岛殖民史专题展览,展览引言中有这样的文字:

一百年前,德国对中国胶洲湾的强占以及1898年关于租借及山东势力范围的不平等条约,都是德国在帝国主义时代在欧洲以外地区扩张侵略的突出表现......。中国人民对外强在华的为非作歹进行了愤怒抵抗......。中德在胶洲湾的共同历史影响至今。长期以来,对这段不平等历史的回忆有片面性,德方常常忽视殖民侵略的一面,过分强调德国在山东的建设成就。而中方因外强的欺辱必然突出表现德国在中国所做的帝国主义侵略。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掠夺和瓜分,自然是一段不能忘怀的黑暗历史。不过,也许是因为时隔久远,也许是德国朝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唤起了中国人的共鸣。

今年五月,一支德国舰队访问了青岛港,出乎德国官兵意料的是,他们并没有因为他们先辈在这片土地上的所作所为陷入尴尬,受到冷遇,而是受到了当地政界和民间热烈而真诚的欢迎,当地官员在谈到德国在青岛的殖民史时,也显得非常的宽容大度:

“作为那段历史,它已经翻过了那一页。那段历史可以供后人对许多事情进行思索研究。我们现在可以把这段历史看作是对后人的教育和启迪。但是,我们没有权力去指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应该说,我们接触的所有的德国朋友都对中国的现状未来都充满了好感和信心,同样他们对曾经占领青岛的行为都表示出发自内心的、诚恳的内疚、歉意或负罪感。我认为,在和平、发展、友谊的主题下,我们没有不可以讨论的问题,没有不可以触及的矛盾。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德国朋友完全可以放心,中国人是比较大度宽厚的,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但是,我们不会对德意志民族和国家记仇。”

比德国本土还完好的德式建筑

青岛人以宽容和客观的心态去看待德国的侵略史,这一点,尤其反映在青岛市对殖民时期建筑物的保护方面。日据时代、国共内战,尤其是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都使青岛的德式建筑受到过不同程度的破坏。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青岛市政当局开始投入巨资,逐步开始依照原样修缮当年德国人修筑的炮台、街道、法庭、行政机关以及各类民宅。有360多栋上个世纪初的西式建筑,被纳入城市风貌保护区,得到良好的维护。副市长周嘉宾说:

“首先是保护,保护(这些建筑)对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来说,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资源。老城区的德式和欧式建筑,我们认为它们都是历史文化现象。作为文化语言、建筑语言可以给我们很多启迪,可以告诉后人很多东西。所以,保护这些建筑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对下一代发展创新城市,也有难以替代的作用。”

德国传教士开办的圣米厄尔教堂也已重新开放,除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之外,每周还有大约两千名教友来这里作弥撒。96岁的孔姓主教仍然能讲一口流利的德语。49年以后,因为不肯放弃信仰,不肯揭发他的德籍教友,这位主教先后三次被投入监狱。当年的教友和同学则死的死,逃的逃。不过,孔主教对过去的遭遇看得很开,他诙谐地说,邓小平上台以后,共产党变好了。而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尽快让他的教堂得到一架新的管风琴。原来的管风琴被红卫兵小将砸毁后,早已不知去向。

青岛众多德式建筑中,运气最好的当属1903年由建筑师拉查鲁维茨为首任青岛总督托尔帕尔设计建造的官邸。这座设计别致,工艺考究而且戒备森严的建筑,就连当年的红卫兵也都敬而远之。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这里一直是对外秘而不宣的国宾馆,毛泽东、林彪,朱德,邓小平等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先后在这里避暑休闲。为了招揽旅游者,总督官邸已于99年五月僻为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1993年开始,为了适应经济及人口发展的需要,青岛东部建起了新城区,这里街道宽阔,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是,大多数市民还是对红瓦绿树,欧式风情浓郁的老城区情有独衷。据说,前年连日暴雨,新城区的下水系统全面瘫痪,而在老城区,德国建筑师一百年前修造的排水系统,竞运作正常。也许正是出于这种怀旧心理,青岛方言中,至今仍使用德语词“古利”,称呼下水管道的铁盖。

业余时间爱好摄影及写作的青岛市政府官员姜永良是这样描绘该市的欧式建筑的:“我发现,欧式建筑最大特点,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具观赏性。一座座欧式建筑仿佛是一个个凝固的音符,汇聚成一曲曲优美动听的旋律。”

青岛啤酒,海尔电器以及青岛的中德合作

德国殖民当局撤离青岛距今已经快一个世纪了。但是,青岛的经济、文化及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德国的痕迹还是无处不在。1903年,一名德国商人同英国伙伴合资在青岛创建中国境内第一家啤酒厂时,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如今“青岛啤酒”不仅已经占领了整个中国市场,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而且,在啤酒之乡-德意志的土地上也享有相当的知名度。

如果说,青岛啤酒是德国殖民时代的产物,那么,海尔电器则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青岛同德国企业合作的一个成功典范。八十年代,青岛一家濒临倒闭的国营电冰箱厂同德国企业利渤海尔实行技术合作,不仅走出了绝境,而且还创造了所谓的“海尔神话”仅仅十几年的时间,“海尔”已经是世界电器企业的十强之一,销售网络遍及全球,在美洲、亚洲及中东地区都开设了分厂。据说,“海尔”的经营策略已经被收入哈佛商学院的标准教科书。

如果说,德国历史遗迹在青岛随处可见。那么,就总体而言,在青岛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德国却并没有扮演相应的角色。德国企业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但其首选落脚点,一般都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德中两国间,至少有几十对姊妹城市,而偏偏青岛这样一座同德国有着渊源历史关系的城市,却依然没有德国的伴侣。目前在青岛投资建厂的客商,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和韩国。这一点,令青岛官员感到遗憾,他们非常希望,德国的企业家们能尽快发现,在青岛,他们将会找到重归故里的感觉。

“同德国各方面的合作,总体来讲,是在前进,在发展,但是,不能说很满意。在这方面,无论是德国朋友,还是我们,都感到双方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和潜力。我们每年都会向德国派出几十个代表团。

双方都感到青岛是开展合作比较好的选择。这种选择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一方面,青岛的德语人才较多,另外,很多德国朋友来到青岛,感觉能看到德国的影子,可能会有一种亲切感。更重要的是,在这里能喝到正宗的青岛啤酒。青岛市也把同德国全方位的合作作为今年外事及外经贸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使双方的合作每年都有极大的进展。“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