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嚼子的中国媒体
2004年7月15日2001年11月11日对中国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当时的经贸部长石广生前往卡塔尔参加了世贸组织会议,并签署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这一天,政府和民众已经热切期盼了15年。
然而,那天广播电视里播放的新闻头条却是: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国和卢旺达建交30周年之际向卢旺达总统卡加美表示祝贺,希望两国继续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这至少让外国听众们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其他国家的人,大概都不会对这条新闻感兴趣。但当时上级有指示,只要是涉及国家主席的新闻,即便内容不十分重要,也要最先播出。新闻的顺序要依照被报道人物的党政级别排列。由于石广生仅仅是经贸部长,级别相对较低,加入世贸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就只能靠后播出,甚至只是一带而过了。
3年后的今天,新闻已经不再受这条奇怪指示的约束。显然新闻部门中一些思想开明的人已经意识到,根据行政级别安排新闻顺序的做法已经与时代脱节,这种做法尤其会让听众感到厌倦。新闻审查现在依然存在。不过总的来说,媒体所获得的自由已经比以前大了很多。编辑们尽量将最重要的新闻放在头条位置,无论是对内的电台,电视台还是对外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们都可以从他们的新闻节目中发现,涉及国家主席的内容常常出现在第二位或第三位。就连省市级领导贪污腐败的负面消息,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国家媒体的报道。
当然,批评党和国家领导人还完全属于禁忌话题。对于六四事件,至今仍然不允许出现与政府观点相左的报道。谁打破了这个禁忌,谁就有可能被拘留或软禁。
中国的网络也受到严格控制,几个月来,德国之声的中文网页一直被封。CNN和BBC的网页也在被封之列。另外,有60多名中国人因为在网络上批评政府而被投入监狱。从六月底开始,中国甚至对手机短信内容进行抽样检查。官方表示,这一措施是为了控制垃圾短信。但是观察家认为,敏感的政治内容也同样是检查的目标。
不管怎么说,媒体作为纯政治宣传手段的时代已经在中国成为历史。这一改变与经济因素密不可分。国家减少了补助,大部分中国媒体不得不走向市场。调查结果显示,经济节目,娱乐节目以及其他不涉及政治的节目已经做得越来越专业。矿井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去年的非典型性肺炎也得到了报道。不过,在报道负面事件时,媒体仍需要将重点放在国家救灾人员的英雄事迹上面。
哪些内容要受到审查,哪些不用,在模棱两可的时候也会出现漏网之鱼。据中央电视台第9频道英语新闻节目的编辑讲,不是所有的审查人员都懂英文。所以,他们会趁懂英语的审查人员出公差的时候把批评性的内容安排在节目中。
(索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