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书展:中国在德国亮相很重要
2009年7月2日德国之声:上周,中国著名异议维权人士和前任独立国际笔会中国分会主席刘晓波先生被正式逮捕。现在,不只是中国,法兰克福书展也因此受到批评。您认为邀请中国作为书展主宾国是个错误吗?
里普肯:我们之所以决定请中国作为主宾国,就是因为我们对中国所知太少。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惊人的经济进步,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政治影响。这就是邀请中国的充足理由。邀请主宾国出席书展的原则是要进行讨论,主宾国有机会去展现自己,讨论也是充分自由的。我们十分重视在与中国有关的尖锐冲突和敏感问题上进行对话,这一原则现在正好再次得到证实。
德国之声:中国偏巧在一个凸现言论自由的活动上作为主宾国,这二者怎么能够协调呢?
里普肯:这也正说明,中国人对我们也所知甚少。他们根本不去考虑世界舆论的感受,按照对他们认为是重要的观点来作出反应,人权问题不被放在眼里。有意思的是,这样的话题在过去几年里也开始逐渐在中国被讨论。现在也有持批评态度的知识分子,中国社会也在发生变化,正是这些,才对我们有重大的意义。中国政府和党对此采取打压,说明他们没有认清时代的潮流,没有认识到国家、经济和文化大一统的局面根本不可能继续下去了。
德国之声:德国《世界报》一篇评论称中国成为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是一大丑闻,您对此如何评论?
里普肯:"丑闻"一词被用得太多了。这一邀请是邀请进行批评性的对话,是针对所有参与方的。设立主宾国的目的是促进对话,它不仅是能影响我们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看法。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我们希望中国借此机会能够带更有多批评的眼光看待自己,重新考虑它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
德国之声:如果取消中国主宾国的资格,就不能够进行这样的讨论了吗?
里普肯:我认为,那种取消主宾国资格的想法非常不切实际,也很不文明。我们恰恰是需要这样一个摩擦点来批评性地讨论中国今日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在德国和欧洲亮相十分重要,这样才能展开问题的讨论。
德国之声:对中国的泛泛批评已经很多了。例如国际笔会德国分会就对刘晓波被逮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但是,您认为这真的会有什么实际效果吗?或者按照您的观点,需要其它的看得见的具体结果?
里普肯:刘晓波被捕后我与国际笔会交换过意见,我们达成的一致意见是,我们将在一个题为"中国与世界-认知与现实"国际研讨会上进行合作。尽管国际笔会对中国持批评态度,但他们也知道,能进行讨论是有多重要,不能回避进行严肃的讨论。让人欣慰的是,即使是那些说是"丑闻"的人,也不想回避讨论,事情就会更容易理解。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事情也正是朝这方面发展的。
作者:Klaus Jansen/潇阳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