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评哈尔滨污染事件:经济发展以环境为代价

Petra Aldenrath2005年11月25日

中国多年来不惜一切代价发展经济,力图以此解决贫困问题,换取政局稳定,使中国共产党得以保持其权力。然而,问题的另一面却是,中国国内对环境的破坏日益恶劣。

https://p.dw.com/p/7WE2
空中俯瞰受到严重污染的松花江图像来源: dpa - Bildfunk

中国的水资源不是受到污染就是濒临干涸,70%的河流已经受到污染,三分之一以上地区降酸雨,官方承认,过去50年来,已有1000多个湖泊干涸。因为大气污染,在中国许多地区,蓝天已然成为稀罕物。据国际能源署报告,70%的中国城市属于全球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都市烟雾平均每年夺走40万人以上的生命。

Smog Umweltverschmutzung in China
首都北京成了废气污染之都图像来源: AP

为获得利润和市场占有率,工厂和能源企业常常不顾自然环境,将脏物倾入河流,把废气排向天空。它们要么为了省钱,根本不管环境治理,要么使用过时的机器和设备,而听任环境遭到污染。在石油化学行业,这一诱惑尤其巨大。这一行业几乎是所有快速增长行业的供应商,不断增长的需求使其应接不暇。哈尔滨事件的起因便是由于一家位于松花江上游的化工厂爆炸,使有毒化学物进入河流,从而危及这个有着400万人口的大城市。这一事件对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有典型意义。

新加坡一名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指出,虽然中国官方制定有与国际标准相符的相关规定,但问题在于,这些规定是否得到严格遵循和执行。面临巨大压力时,当事人就有可能试图绕开规定行事。

问题日益严重。迄今为止仅考虑如何多多挣钱的人们现在开始为国内的生活质量担忧。在某些地区,相关忧虑已导致社会动荡,而这一点本来正是政府希图借助经济增长加以避免的。东部沿海省份浙江今年夏天曾发生上千村民抗议一家药厂破坏环境事件,抗议者称,该厂造成的化学污染使当地农田几乎绝收。

北京政府新近提出一项目标,至2020年,明显改善环境,而与此同时,要让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加3倍。如果没有在消费丶建筑以及工业领域对环境有害的习惯的根本转变,这两个目标势难同时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