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评论:中国的非洲政策值得喝彩

Abu-Bakarr Jalloh
2017年1月13日

中国外长王毅正在非洲访问,北京在非洲与日俱增的影响力也颇受关注。北京在非洲主要追逐经济利益,不太顾人权和劳工安全。德国之声评论员Abu-Bakarr Jalloh则认为,中国的非洲政策仍应获得一些表扬。

https://p.dw.com/p/2Vkg9
Xi Jinping besucht Südafrika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K. Prinsloo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周末,我在阿布扎比转机,在这个阿联酋首都逗留了10个小时。这期间,我遇到了不少来自肯尼亚、乌干达、尼日利亚,甚至是小国利比里亚的非洲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刚从中国出差回来,或者正在去中国出差的路上。

我在候机大厅和其中的一名尼日利亚人聊了起来,问他有没有来过欧洲。他回答说:"从没去过,而且我短时间内也不打算去。"这让我惊讶吗?一点都没有!

伴随着过去10年中国在非洲影响力与日俱增,很多只有5000美元商业本金的非洲人,如今也能前往这个亚洲经济大国从事贸易。对于那些年轻而有上进心的非洲商人们而言,做生意从未像现在这么容易。

欧洲骄傲地自诩是非洲唯一的邻居,而且欧洲人在过去也将自己的文化与价值观传遍了非洲大陆,主导了这个大陆的贸易与投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美国人以及中国人的到来。

分化的非洲

这虽然听起来可能有些奇怪,但在当今的政治中,欧洲确实还没有把非洲看作是平等的伙伴。当然,欧洲大陆的发展程度远远高于非洲,然而欧洲继续轻蔑的将非洲看作是"乞讨的大陆"。(欧洲)60多年的发展援助没有太多成果,倒帮助了一些基金腐败,让一些小店主歇业。

Abu-Bakarr Jalloh

在欧洲方面,对于中国在非洲影响力与日俱增的常见看法是:这破坏了欧洲价值观及其在非洲大陆的政治战略。对于非洲人而言,这样的说法听起来像是一种侮辱。

在几个世纪长的时间里,非洲吸收了欧洲价值与文化。是的,非洲人甚至用欧洲的语言交流与思考。但是,在很多人从这种文化融合中受益的同时,也有成百上千万的人未能受益。比如1884年的柏林会议,在那场会议上,非洲被争夺势力的欧洲殖民主义列强们瓜分。

如今,非洲国家在努力创造其未来。无论他们选择哪一方来共同创造,都应由这些国家自己来决定,而不是外部力量。

商业利益

当然,中国向非洲巨额投资,是为了满足自己要成为国际选手或者说世界超级大国的野心。对于这一点,非洲领导人们心知肚明。但是中国给非洲的机会,远比欧洲可以提供的要好。对于很多非洲人而言,欧洲的发展援助策略完全过时了。如果欧洲想要重新与非洲再续前缘,欧洲需要充当一个商业伙伴,而不是喂食的户主。

你可以批评中国侵犯人权。北京确实对南苏丹这些被总统基尔(Salva Kiir)这样军阀统治国家的商贸予以财政支持,"大赦国际"等人权组织批评基尔,在与其仇敌、叛军领袖、前副总统马查尔(Riek Machar)争夺权力的战争中杀害平民。

中国这样的商业策略虽然应该受到指责,但是教导非洲领导人如何尊重本国人民的人权,不是中国方面的责任。在政治上,非洲已经成熟到了这个程度,非盟、东非政府间发展管理局等机构可以承担起这些职责。

劳工安全

中国企业也被批评不尊重法规,例如没有给煤矿工人以及那些与重型机械打交道的人提供防护装备。在我看来,这从欧洲人的角度看,是有道理的。但如果从一个非洲人的角度看,你会发现非洲企业也没有给其雇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如果有(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员工因为缺乏恰当的防护设备而丧生,企业当然应该受到指责。但是我也会责问工会、监管者以及该国政府。在很多情况下,上述几方对于工作领域的危险是了解的,却无所作为,或者挪用本该用于改善工作环境安全的款项。

不能说,中国企业不该为其过失受指责,但这也不该成为让中国企业离开非洲的理由。工人需要更好的工作环境,但是需要确保这一点的不仅仅是投资人,也应是政府机构。

在回到此前提到的那位在阿布扎比转机的尼日利亚老兄:他讲道,他的生活因为中国在非洲的利益发生了多么大的改变。他购买便宜的尼日利亚商品,拿到中国销售;再购买便宜的中国收音机、手表、项链,拿回尼日利亚销售。每趟去中国跑生意,他挣到差不多700美元。跑欧洲的话,能够获得这样机会的非洲人不多。

尽管在很多方面,人们可以对中国在非洲的商业政策提出批评,但中国也应该因为给非洲人提供了数十万的工作岗位、帮助了那么多(非洲)年轻商人、改造了非洲破败的基础设施而受到表扬。

如果欧洲想要赶上中国在非洲不断增长的影响力,那么欧洲需要走出自己殖民主义时代的光环,来面对新的现实。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