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起落落300年:德国的中国情节
2004年12月29日300年前中国至上
在启蒙家盛行的17世纪,欧洲对中国推崇备至。德国启蒙思想家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尤其对中国的儒家文化赞赏有加。他在1697年写道:“中国人一切讲求公共祥和,其意义多么深远”。就连中国农夫间的交往方式,他都认为“多么充满仁爱和尊敬”,“胜过欧洲上层贵族的所有交际礼仪”。
那是300年前,专制的年代。而思想家如莱布尼茨与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都相信,他们在那个遥远的礼仪之邦找到了一个闪亮的社会样本,足以当作西方社会的楷模。中国是“王中之王”,莱布尼茨这样感叹道,并大声疾呼派遣传教士到中国“取经”去。
当然不仅是中国的文化,还有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吸引着欧洲人纷纷前来淘金。1709年,德国人终于成功探索出中国瓷器的秘密,并烧制了自己的品牌――闻名至今的麦斯纳瓷(Meißner)。
而几乎在所有的皇宫里,此刻正风靡着不中不洋、洛可可式的“中国饰物”。在波茨坦的无忧宫,至今还矗立着一座似是而非的金碧辉煌的“中国茶楼”。中国一词,与当时的“瓷器”一样,成了上流社会的炫耀。
19世纪江河日下
然而这段“中国情节”到19世纪时即宣告结束。渐渐地,中国被贬低为“永远沉寂”的民族(德国历史学家冯.兰克语),而哲学家赫尔德甚至骂中国是“涂了香膏的木乃伊”。此时,儒家礼仪不再被器重,取而代之的是贸易权和经济利益。但闭关自守的清政府并不欢迎与西方进行商贸交往,这让工业革命后日益壮大的西方列强无不感到:到了一个需要用武力说话的时刻了。
1897年秋天,两个德国传教士在山东被杀。一直伺机出手的德皇威廉二世终于找到了出兵中国的理由。柏林立即派出舰队,占领胶州湾,并获得在山东省采矿和铺设铁路权。
1900年,“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爆发,使瓜分中国的西方列强深感惊恐。借德国驻华公使被杀的“克林德事件”,八国联军全面入侵。德皇威廉二世派遣了由2000个士兵组成的德国远征军,并发表了臭名昭著的‘匈奴宣言’:
“…你们一旦遇到敌人,就把他杀死!绝不留情,杀无赦!谁落到你们手里,就由你们处置。就像一千年前埃策尔国王麾下匈奴兵的凶悍至今仍像神话一样在欧洲流传,你们也要让德国人的声威在中国震慑一千年,以致于以后再没有哪一个中国人敢对德国人侧目相向。”
尽管在八国联军血洗华北战事中,德国远征军姗姗来迟,但仍然杀人放火无数,血腥屠戮了大量无辜的中国人。
起起落落是历史
再没有比那次出访更令人沮丧的了。
受清政府之命,19岁的淳亲王携使团远赴柏林,亲自为“克林德事件”负荆请罪。当少年老成的淳亲王一行来到波茨坦新宫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高高仰起的大鼻子。没有一个士兵对他们行礼,没有一个人对他们恭迎。
淳亲王宣读了其兄大清光绪帝的致歉书,并承诺在东单牌楼建克林德牌坊。而当时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傲慢地坐在扶手椅上,视若无睹。
时间是1901年9月4日。
‘辛丑条约’签署后,德国如愿以偿,获得庚子赔款的五分之一。既而,又继续对山东行使采矿和修建铁路权。
1907年,德国人在原本是小渔村的青岛,完全照搬普鲁士的建筑模式,修建青岛。他们甚至在这个殖民地酿造起德国啤酒(今天的青岛啤酒)。他们把青岛建成了一个“殖民样本城”,称她为“中国最健康干净的地方”。
好景不长,1914年,山东被日本夺去。1917年,中国向德国宣战。其后又经历了二战、冷战,北京与柏林的外交关系一再中断,进入了一个浑沌漫长的冬眠期,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热似乎又逐渐升温,汇聚成柏林不大不小的一个焦点。
而这一回,续写历史的又将是怎样的笔调呢?
(卡伦.安德列森/秦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