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访华为德中关系注入动力"
2014年7月5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 德国之声:德国和中国之间互访非常频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3月访问德国之后,德国经济部长加布里尔(Gabriel)和外长施泰因迈尔(Steinmeier )紧接着访问北京。今年秋季,几乎整个中国内阁都将前来柏林出席德中政府级磋商。为什么默克尔现在还要对中国进行4天访问呢?
海尔曼(Sebastian Heilmann):是为了继续保持德中关系的良好发展势头。双方举行一系列双边会晤,这是完全正确的。这些活动将一直持续到十月份举行的政府级磋商,届时双方将就技术、教育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项目达成多项具体的协议。这当然需要最高层的支持。就这些项目协定不能仅在工作层面进行协商。从这个意义上讲,德国认为赋予基本的德中关系更多动力至关重要,德国总理因而再次前往中国访问。
您认为此次访问的最重要的议题是什么?
德国在中国的经济活动始终是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举个更具体的例子,所谓的2015年创新伙伴关系就是其中的讨论重点。除此之外,当然还包括(中国)进一步开放其市场以及中国货币国际化等一系列的其他问题。
德中关系历来以经济交流为主,新成立的德中经济顾问委员会在总理访问期间将首次举行会议更说明了这一点。对此我们可以有哪些期待呢?
该委员会的任务是让德国和中国企业在一起会晤,发现并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对政策作出建议。也就是说: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交由政府进行研拟实行。
经济互补性
我们继续聚焦经济问题。促进迅猛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呢?
德国提供中国所需的产品。如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以及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所需的专业化工产品和电子产品。这些产品虽然属于德国的传统工业,但是近十年来出口非常成功。另一方面,中方以优惠价格出口的消费品在德国也非常受欢迎。
我们来看一看双方投资的情况:德国企业单方面到中国投资的老的模式已经消失。反之是中国企业如今积极活跃在国际市场,纷纷到世界各地投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北京举行会谈时,中国在海外不断增加的投资及所引发的竞争,是否也是讨论的话题?
在未来几年内,我们必须做好准备,欧盟范围内各国政府和各个经济体将更加激烈地就吸引中国投资相互竞争。这里指的是大规模的投资,如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中国已经在一些国家积极开展这类投资,但目前在德国还很少涉足。此外,中国的投资也包括收购高科技公司。最近几年,我们的中小企业领域已经有所经历。我们必须做好思想准备,许多欧盟国家的政府将在中国投资者面前推出自己的项目。总的来说,我估计欧洲人之间的相互竞争将加剧。中国在欧洲及世界各地的海外投资越是增加,竞争也将越发激烈。
德国持中间立场
现在我们来关注一下国际政治:可以讨论的话题很多。我们就谈谈南中国海的岛屿争端或者乌克兰危机。
德中之间的安全政策问题并非新话题。只是从前不像现在这样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现在,安全政策突然变得很重要。这当然是国际政治的整体结构发生变化的结果,包括与俄罗斯的冲突以及中美之间在亚太地区的竞争日益加剧。
德国从中扮演着中间人的角色,发挥着调停的作用。或许德国有机会施展影响力,促使各方通过谈判以及在国际法的基础上和平解决争端,特别是涉及海事争端时。德国担负着特殊的责任。因为他或许有机会对北京施加影响,原因是他自己没有卷入这些冲突。也就是说,这一中立的身份赋予了他调停人的角色,这一角色在亚洲受到重视。
您认为默克尔总理是否有机会说服习近平或李克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对普京施加温和派影响?
在国际政治中,中国确实一贯追求自己的利益。当下,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以及有关俄罗斯的问题上拥有活动空间。我认为,中国采取的是一个非常圆滑的见风使舵的政策,因此在各方面前都有了周旋的空间。但是不能高估中国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对普京的影响力。特别是我并不认为中国会主动与普京接触,要求修改俄罗斯的乌克兰政策。中国现在更希望的是避免有可能导致国际系统不稳定以及影响中国经济扩张的大型冲突。
塞巴斯蒂安·海尔曼教授(Sebastian Heilmann )是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主任。
采访记者:Matthias von Hein 编译:李京慧
责编: 张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