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8日的法国
2005年1月21日法国有三个全国大庆的日子:纪念法国革命即攻占巴士底狱的7月1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也是德国投降的11月11日,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同时仍是德国投降的5月8日。
法国前总统德斯坦为了法德两国和解,1975年决定取消5月8日这个全国性节日。他虽然高度评价了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意义,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和抵抗战士坚持要庆祝二十世纪德国的第二次投降,德斯坦的决定使他们感到震惊,最后德斯坦不得不收回成命。
苦涩的味道
每年的5月8日,法国人献花圈、发表演说、举行阅兵式,以此赞颂重新获得的自由、反抗法西斯取得的胜利和一场残酷的世界大战的结束。同时法国人也深知,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获得解放。
虽然5月8日这天举行盛大庆祝活动,但法国人的下意识里总有一种苦涩的味道。1940年5月,德国国防军开进法国。几个星期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告解散,巴黎的国民大会把全部权力转交给年迈的贝当元帅,贝当立即在维希成立了一个新政府,新政府执行与希特勒德国合作的政策。
软弱无力的法国
1940年德国军队占领法国,戴高乐将军在伦敦发出号召,法国国内才组成了战斗小组,支持盟军和流亡团体光复法国,直到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解放法国各城市。这段四年的历史向全世界表明了法国的软弱,自由法国的抵抗运动只有相对小的意义。
1945年以后,国际社会还担心德国复兴,变得像希特勒时期一样强大和危险。与此同时,法国竭尽全力使自己强大起来,以免重现1940年那样软弱无力的局面。对于这个“伟大的民族”来说,5月8日是法国人自我新意识的新开始。虽然这种自我意识在拿破仑时期曾一度主宰了法国历史,但在贝当时期宣告结束。今天,世人喜欢嘲笑法国人好大喜功,这实际上是法国这段孱弱历史带来的直接后果。1945年5月8日最终结束了这段历史。
戴高乐
当罗斯福、邱吉尔和斯大林重新规划世界新秩序时,法国根本不在场。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失败、西德出现经济奇迹的同时法国却面临困难、还有难堪的阿尔及利亚战争,这一切清楚地表明,法国已失去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1958年戴高乐将军重返政坛后,法国才有了起色:法国成了核大国,让非洲殖民地独立,以前所未有的和解行动结束了与德国的世仇。
5月8日对法国意味着从瘫痪状况的缓慢痛苦觉醒和对新“辉煌”的期望。直到今天,巴黎政府采取的一些行动,无论带有什么色彩,都可以归结到1945年5月8日。
(格拉德•弗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