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后的自由:讨论浴室瓷砖颜色
2006年9月7日德国海德堡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Rudolf G. Wagner教授接受德国之声记者采访,谈论毛泽东去世30年后中国的变化。
德国之声:在毛泽东去世30年之后的今天中国仍受到毛泽东的影响吗?
瓦格纳(Rudolf G. Wagner):这是不可避免的。同30年前相比,中国现有的政治结构政治体系本质上没有变化。虽然经济上进行改革开放,但是在其它方面,比如说媒体仍然受到主管意识形态的中宣部的严格控制,从手机短信到互联网内容,从讣告到文学期刊,一切公开言论都是受到控制的,和上个世纪50年代没有什么区别。只有对消费领域的控制有所松动。现在中国人可以随意谈论装修浴室粉色还是蓝色的瓷砖更漂亮,但是至于谁更合适进中央委员会就不能随便讨论了。
在很多普通中国人的头脑中,毛泽东代表的是一个巨人形象。同样属于这一“巨人”概念的还包括拿破仑、希特勒、斯大林。这些人对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能用衡量普通人的尺度来衡量这些“巨人”。由于这一巨人形象中国人也就不再去反思毛曾经做过什么,中国是否还需要毛的影响。这并不是由中宣部自上而下要求导致的结果,而是中国自己就不去想。
德国之声:您认为中国现在的政治形态是毛泽东时代的延续?
瓦格纳(Rudolf G. Wagner):我很重视人们的自我评价。如果我们要对中国领导人进行判断,首先就要听他们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中国现在的领导人说“我们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就是上世纪50年代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过快了,思想过左。所以70年代末期,中国高层“将表重新拨回”,并且承认,中国并不是处在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迈进的阶段,而是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同1952年当时的情况是完全一致的。1952年的中国还存在着资本家、私人投资、外资企业、土地私有。回到50多年后的今天,共产党仍然是执政党,100年或者150年后实现社会主义仍然是共产党的目标。
这是共产党对自身做出的评价。我首先相信做出这一自我评价的态度是真诚的。但是,如果翻阅西方报纸对中国现状的报道,很多报纸都称中国开始资本主义化。实际上这些都是无稽之谈。每一个中国领导人都会告诉你:国企的领导地位不容动摇。
德国之声:西方是否将毛泽东的去世看成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瓦格纳(Rudolf G. Wagner):这是很难说的。因为中国领导阶层对中国领导人的评价能够对西方媒体产生惊人的影响。比如说,1976年,毛泽东去世不久四人帮倒台,西方媒体在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四人帮三个字加了引号。又过了三、四个月之后才取消了引号。到现在,四人帮已经成为了一个很普通的历史定义。由此可见,中国方面通过《北京周报》这样的刊物对西方媒体进行有关中国报道时候的用词的影响是巨大的。对毛泽东的评价也是一样的。中国官方对毛泽东的过功评价三七开,称赞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领袖,只是晚年犯了左倾的严重错误。这一评价也被西方接受。文化大革命时期,前西德国防部长施特劳斯(Franz Josef Strauß)将毛泽东称为“Mein Freund, Mao Zedong!”(我的朋友,毛泽东!)并称赞毛泽东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之一。
西方如何评价毛泽东直接受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毛泽东历史功过进行评价的影响。这是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另外,这可能也和西方没有对死人盖棺定论这一习惯有关。
德国之声:您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创造了毛泽东”这种说法?
瓦格纳(Rudolf G. Wagner):很多人持这样的观点,认为毛泽东身上体现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但是,如果观察毛泽东的一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与毛同时期的一代人努力接触认识了解西方。目的是与旧传统决裂。鲁迅笔下“吃人的社会”令五四时期的青年相信,如果中国想获得光明的前途,就必须果断地与旧传统割断联系。这一点在50年代初期毛提出的以苏联为榜样在中国进行全盘苏化体现得十分清晰。当然毛身上也有很多中国传统特色的体现,因为所有人都不能完全摆脱掉自己文化的根基。有些中国知识分子认为毛只不过是个封建土皇帝,脑子里充满迷信思想。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毛的旗帜就是与旧传统决裂,也正是如此才有如此大规模反传统的文化大革命。
Rudolf G. Wagner现任海德堡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是欧洲最负盛名的汉学家之一。1989年曾经在北京社会科学所工作。1996年被上海社会科学研究所聘为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