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资企业在欧洲非常饥渴”
2016年11月27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之声:中资企业在欧洲收购,最主要有哪些特征?
孙轶:首先中资企业在欧洲"非常饥饿"。来找我们做咨询的中资企业,每天至少有两三家,他们都有在欧洲进行并购交易的意愿,而且交易量也是越来越大。第二,中资企业在这里如今愈发敢于去做复杂的案例。以往,由于公开性要求的原因,中资企业很少会触及很复杂的上市公司并购交易。但现在对于他们而言,收购上市公司能够在市场层面以及技术层面都带来收获。
德国之声:就您在工作中所接触到的案例,中资企业的"饥饿"主要是市场层面还是技术层面?
孙轶:"饥饿"除了体现在技术方面,也体现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固然,中国市场非常大,但是现在南车、北车合并,中远、中海合并--中国政府促进他们合并,就是考虑到加强国际竞争力的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国企在海外要推行国际化,就是因为他们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而着眼于国际市场。只有通过并购,才能较快地占有国际市场份额。
德国之声:这种"饥饿"究竟从何而来?到底是更多地依靠中国政府的顶层政策推动,还是更多地来自企业自身的内在动力?
孙轶:中国政府是否在这后面推?它必然会有一定的扶持。但是政府只能给个框架,最主要的还是如何去实现。这是由企业自己来决定的。上面政府给了框架,下面的企业也有需求去海外做并购。"饥饿"是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德国之声:在汉堡峰会上,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几位学者介绍了他们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针对性研究。他们对德国之声表示,中国政府的这种政策推动,某种程度上也是破坏市场秩序、扭曲市场关系的行为。您怎么看这种说法?
孙轶:我还是认为,中国政府只是给了个框架,并没有从细节上要求企业一定要去做什么事情,不能说是非常大的影响。中国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混合体。在我的工作中,我没有见到有中资企业客户因中国政府的某些要求而造成的并购失败案例。
您当然可以说,国资委企业尤其受政府在背后的"指引"。但是实际上,不论是私有的民营企业,还是国资委下面的公有企业,他们对并购后的要求都是一样,都要看KPI、工作业绩,这不是由任何政治指导来决定的。
德国之声:但是我们在近几个月,还是不断听到德国各界在说来自中国的收购会是一种威胁。您觉得德国的这种危机感从何而来?
孙轶:新闻传媒总是更倾向于负面新闻,因为正面报道会没有人看。政治上的问题我无法评论,但就我自己的工作中,近期做的并购案例中,(西方的)股东、投行,没有任何一家用"有色眼镜"看待中资企业。
德国之声:您是说,就您的工作经验而谈,德国经济界对中资收购并没有什么意见?
孙轶:没有。其实,政府若想要参与或是干预,也是有一定方式的。比如,中国一国有企业想要收购法国的某豪华连锁酒店集团时,法国政府就出来说,我们不希望法国的一家旅游业集团被中资控股;而法国政府提出的建议就是,法国政府自己也参股。
而在美的和库卡的并购案例中,毕竟库卡是德国"工业4.0"的代表企业,因此德国政界有异议,我是能够理解的。但我想强调的是,美的明年一月份如果成功完成收购交割,大家并不会就此认为库卡就完全变成了中国企业,而是会认为这是一家国际化的公司。
德国之声:汉堡峰会的讨论环节中,也有人举例说,如果德国电信集团试图收购中国华为,中国政府也一定会发声反对。那么,德国政府表态反对库卡并购案、叫停爱思强收购案,是否也是一种完全能够被理解的行为?
孙轶:库卡毕竟是个别案例,工业4.0对德国实在太重要。所以我能够理解德国政界有人就此表示疑虑。但是我还是要强调,在德国经济界,我们并没有看到有任何其他的中资收购案例受到阻碍。当然,哈恩机场的收购闹剧,也造成了德国方面的一些不信任,一些极端的案例中,德方提出的"分手费"甚至高于交易额,这是我们注意到的德国企业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德国之声:中资企业在欧洲的收购,目标针对工业4.0或者高尖技术的比例,大约有多少?
孙轶:从交易量来说,这个比例有可能比较大。比如在机器人产业,小公司很难生存,因此必须通过并购来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保持竞争力。而交易额方面,这一领域所占的比例也很大。
德国之声:几个星期前,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在中国访问前后,曾说德国企业在华投资、经营所面临的障碍,要比中资企业在德国或欧洲遇到的阻力大得多,因此他要求中方应向德国企业提供对等的待遇。您在工作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
孙轶:我们确实不只做中资企业在这里的收购,也做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并购业务。根据我的统计,2014、2015年,大约只有15家德国或者欧洲的企业在中国进行了成功的并购。但是数字其实并不能说明很大的问题,这里主要涉及到一个信息公开的问题;德国企业在中国的收购,主要是为了快速拓展市场份额,目标则是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如果没有上市,德方事先是很难调查它们的财务信息的。
而同期,中资企业在这里的并购案例数量达到了160多家。这个反差确实很大。但我们也不能只说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在本土市场给外国企业制造绊脚石,市场上企业财务信息的不明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从事实上来说,德资企业在华成功收购案例与中资在德收购确实不成比例。
德国之声:中资企业在德国、欧洲大举收购,一大重要目标就是高科技企业。这从长远来看是否会动摇德国经济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孙轶:短时间内可能很难实现。库卡只是一个特例。而其他的高科技企业最近其实卖的只是非核心业务,但在电动汽车、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里,他们是极不愿意出售自己的核心业务的。当然了,任何一家公司最终都会有一个价格,只是从最近几年来看,这会非常难。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