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专访:习近平不会向普京施压

William Yang
2023年3月15日

沙特与伊朗在中国斡旋下达成和解协议被视为北京的外交成功。接着又传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可能下周出访俄罗斯的消息。中国可能在乌克兰战争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吗?德国之声就此采访了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S)亚洲部的资深研究员马安洲(Andrew Small)。

https://p.dw.com/p/4OfgV
有媒体报道,习近平下周可能出访俄罗斯,会见普京。
有媒体报道,习近平下周可能出访俄罗斯,会见普京。图像来源: Alexei Druzhinin/AP/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北京宣布在促成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协议方面取得外交胜利之后,随即有报道称习近平即将访问俄罗斯。北京会不会试图通过将习近平访俄的时间提前,来给这一最新的外交成果加分?

马安洲:从最新的消息看,中国似乎确实想扩展我们在沙特-伊朗协议上看到的这种叙事。说到沙特和伊朗,我们看到的情况明显不同,双方的对话已经进展到了相当程度。这个进程已存在多时,而且看起来中国的参与基本上是在双方确实希望就这些问题达成和解,并愿意让中国收获一份政治筹码的情况下。这与乌克兰战争的情况相差很大--我们距离双方进行谈判或有意愿达成任何形式的短期协议的情况还很远。

这里的问题始终是,中国是否有任何激励措施放到桌面上,或中国是否真的推动其中一方?在沙特和伊朗的例子中,中国的作用是能否有激励措施来给这个进程画上句号,而不是促使各方坐到谈判桌旁。

涉及目前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势态,中国必须要做的是对俄罗斯方面施加压力,但我们至今没有看到有任何迹象显示中国确实有这个意愿。虽然这两件事都可以被放在中国"下场"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这个较大的框架下来看,而且沙伊协议给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提供了额外的空间,展示自己是一个有分量的角色,能够做成一些建设性的事。但从实质上讲,人们并不指望他们在乌克兰问题上能做很多事情。

德国联邦议员:“中国的角色很复杂”

德国之声:如果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双方可能会讨论些什么?

马安洲:从我们迄今看到的习近平对此的立场来看,他们(中俄)根本上仍然希望能够将乌克兰发生的事情主要归咎于美国方面和北约的扩张。这仍然将是官方叙事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在(中国)立场文件中看到的措辞,同时也是两会期间就这一问题使用的更强有力的语言。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期待看到对现有立场的一些重大偏离。中国希望在这个问题上把自己定位为力主的行动者,而和平的障碍来自美国和西方。这也是王毅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立场,他继续将所有问题归咎于美国。

我们不太可能看到出现明显的态度转变,即使此前使用的一些言辞不一定在莫斯科被重复。对习近平来说,这将是一次极为敏感的访问,如果此行不希望被解读为(对西方)--特别是对欧洲人的疏远。即便不考虑沙特和伊朗的问题,目前仍有一种看法,即从中国目前外交和对内的其他所有政策来看,北京现在仍在加倍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

这制造了一点回旋的余地,以便可以通过发表某些关于和平的措辞谨慎的表态来提供暗示。对于中方在双边会谈中表达的一些内容,包括他们确实在努力推动,我存有质疑。如果看一看最近几周的所有会晤,都与中国巩固自己的阵营有关。无论是俄罗斯、白俄罗斯、伊朗还是沙特,与这些国家不仅是谋求和平,更是打造阵营。中国力图确保自己有一群朋友--在与美国对抗的大背景下。这仍然是目前中俄关系的症结所在。我不认为这次访问会改变这一点,即便他们想从表面上改变一些什么。

受俄乌战争影响 中国集装箱改道格鲁吉亚

德国之声:习近平会利用这次同普京的会面,表达中国对乌克兰战争持续的担忧吗?

马安洲:我想,在核问题上,会是这样的。这是中国原则上不愿看到的事情,但这也是一个立场表态的问题。对欧洲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肖尔茨总理访问中国的时候,中国重申了自己的立场。

在中国与俄罗斯的双边接触中,人们没有明显感觉到,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对俄罗斯施加了真正的压力。如果同中方一些人士交谈,可以发现他们的确认为是能够对俄罗斯施加影响的。

(俄罗斯方面)的焦虑相当大。人们认为,如果能让中国做出这些表态是有帮助的,即便它们不会带来大的变化。我不认为在莫斯科会谈上习近平将特别推动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中国一再重复对这些议题的标准的立场宣示,并认为这样依然可被看作是负责任的做法。我不认为这是一个中方会对通过有意义的方式向俄罗斯施压的议题。

德国之声:西方国家该对这次访问抱怎样的期待?

马安洲:对西方来说,重要的是不要被刚刚在中东发生的事情所迷惑,以为中国似乎突然变身为促进和平的行动者,或中国以往的立场会有根本的改变。

我们看到,习近平在(两会)闭幕发言中表达的是,中国认为受到西方的更多围堵和遏制,因此需要朝着更加自力更生的方向发展,并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所有这些都没有发生变化。在中国的视野中,俄罗斯仍然是中国重要的伙伴,这一点不会变。不应过于乐观地期待中国在这方面愿意做什么。最终的决定将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做出。在这件事上,中国不会像在其他情况下那样,不付太大成本地尝试改变平衡。

西方应该保持谨慎,继续关注已经被提到过的可能出现的更大风险,也就是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形式可能会继续深化,这也是我们在最近一段时间看到的情况。问题是,这是否会为中国在未来提供武器创造前提条件。所有对中俄关系走向感到担忧的理由都仍然成立。我想,沙特和伊朗之间的协议,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中国在有关问题上的根本利益所在,不会有颠覆性的影响。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