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特朗普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W. Hong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W. Hong
专题报道:中国经济何处去?
中国经济告别两位数增长,而产能过剩、出口不振、汇率波动、股市地产震荡等诸多问题也一一浮上台面。“全球经济火车头”是否动力不再?“世界工厂”如何实现转型?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美智库:中国或通过经济战和网络战迫台湾投降
“保卫民主基金会”近日发表报告指出,由美国和台湾专家参与的一项模拟推演显示,为了逼台湾就范,北京方面也可能不直接动武,而是采用经济胁迫、虚假信息宣传或是网络攻击等手段进行破坏。对此,美国必须制定应对策略。
中国刺激经济大招能奏效? 专家:关键看人民买不买账
中国官方在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前一周突然集中宣布十多项刺激经济的重磅政策,促使中国股市强劲反弹,创下16年来最大单周涨幅。但这些经济刺激措施“含金量“多高,能否拉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
组合拳刺激房市有成?万科、碧桂园离岸债券见涨
中国政府在过去几个月以来出台一连串刺激的措施,希望尽速推动经济成长并重振陷入债务危机的房地产行业。盡管有学者质疑相关措施力道不足,但有中国投资专家表示,部分中国及海外投资者正在重新审视中国房地产债券,显示出对该行业的信心。
德语媒体:经济下行让中国领导层进入最高警戒
瑞士出版的《新苏黎世报》注意到中国最近出台一系列旨在制止经济继续下滑的重磅政策,认为这表明了危机非常严峻。德新社在欧盟各国就中国电动车附加关税事宜表决前夕,了解概括了德国业界和政界代表的看法。
中国股市狂飙:短期投机还是长期利好?
高盛策略师鲁布纳发给客户的数据显示,上周中国股市飙升来自对冲基金的推动,长期机构投资者大多保持观望。而在KBI全球投资公司首席投资官奥哈洛兰看来,中国市场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升。
中国股市上演狂飙 刺激措施推动股市翻红
北京近日祭出的一系列刺激措施,推动了中国股市的强劲上涨。本周一中国股市延续涨势,创下16年来单日最大涨幅的记录。彭博社指出,市场信心正在回暖。
德语媒体:习近平的“新时代”
中国“十一”国庆到来之际,低迷的经济却令节日氛围大打折扣。因新冠疫情而实施了近三年的停摆之后,受到重创的中国经济一直难以恢复生气。
消费降级 房市低迷——上海街头民众怎么看?
中国领导人承认,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法新社记者在上海街访,了解人们的消费习惯有何变化,也向房屋中介询问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不生小孩养“毛孩” 中国城市宠物数量或超过幼童
宠物是“孩子的替代品”吗?到2030年,中国城市中的宠物可能会比四岁以下小孩多一倍。
欧洲智库:如果中国攻台 欧盟制裁需要快、准、狠
随着台海紧张局势加剧,欧洲政策制定者正面临一个关键问题:欧盟能否利用其经济力量来遏制北京攻打台湾的行动?独立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CFR)在最新的一份政策简报中,尝试剖析这一重大挑战。
德语媒体:危机不会消失
中国政府本周推出的刺激经济措施虽然规模可观,但是否能解决最为棘手的问题?德语媒体对此进行了分析。
专访:新政下不见“大牛” 不如关门大吉
中国央行近期推出一系列刺激政策,经济学家沈凌表示,这类政策短期有效但长期效果有待观察。他批评行政干预缺乏退出机制,导致市场预期不稳。此外,他认为此轮刺激下如果中国股市仍无法形成牛市,那就真可以“关门大吉”了。
中国刺激经济措施:太迟太少?
本周五,中国央行如期降低利率,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近期中国政府集中宣布和推出刺激措施,以期让经济增长达到5%左右的预定目标。但有专家认为,目前的举措还不足以让经济全面复苏。
批经济、批习?媒体报中国社科院专家朱恒鹏被调查
据《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中国社科院经研所副所长朱恒鹏被拘留免职。报道称,据传他曾在私人聊天群批评习近平。
德语媒体:姗姗来迟的提振措施
本周一,中国官方宣布了一系列放宽货币政策的措施,其中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政策利率,下调购房首付。 一段时间以来,受房地产危机、内需疲软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中国央行降息降准 欲拉动经济增长
9月24日,中国央行行长表示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政策利率,从而带动市场基准利率下行。同时,央行还要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并推出支撑股票市场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不过业内人士担心,这些措施仍不足以拉动疲软的中国经济。
德语媒体:习近平的新质生产力难让中国经济脱胎换骨
德国媒体认为,大众汽车目前遇到的困境,与其过分依赖中国市场的战略不无关系。《新苏黎世报》的客座评论分析了目前中国经济低迷与技术创新热之间的矛盾。
泰国赌博合法化在即?巨型赌场计划浮现
泰国政府正推动赌博合法化,计划在这些地区建设大型赌场与娱乐设施,藉此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增强经济活力。
德语媒体:不断增长的中国软实力
美国的好莱坞大片、韩国的流行音乐以及日本的动漫艺术征服整个世界之际,中国的流行文化却在西方鲜为人知。也正因为如此,此次中国出产的电游《黑神话-悟空》也就格外引人关注。
中国正在成为咖啡大国
咖啡正在成为中国人最为喜爱的饮品之一。本土的连锁咖啡馆增长迅速,正在对星巴克等国际品牌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
德语媒体:德国应该威慑的不是中国而是俄罗斯
对于德国军舰穿越台海,《法兰克福汇报》评论认为,此行动原则上无需质疑,但是柏林不应该忘记德国经济仍然依赖于中国,且德国国防政策的重点在欧洲而不是远东。
8月中国经济持续低迷,北京将出台更多刺激措施?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六(9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工业增加值连续四个月放缓,零售业和房地产市场也进一步走弱。有分析师预计,第四季度中国政府将会出台更大胆的刺激措施。
中国新房价格呈9年最大跌幅
中国8月新房价格同比下降5.3%,创9年来最快跌幅。尽管政府出台支持措施,房地产市场仍低迷,连续14个月下滑,投资和销售持续萎缩。市场期待更强有力的政策干预。
德语媒体:中国市场正在失去吸引力
欧盟驻华商会发布的最新立场文件中称,由于中国政府未能履行改革诺言,中国市场对欧洲企业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对一些企业而言,在华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已经不成比例。
欧洲竞争报告中的中国因素
欧洲怎样在同美国和中国的竞争中不至于败下阵来?欧洲前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领衔撰写的欧洲竞争报告提出很多建议,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联合融资并大举投资。对于同中国的竞争关系,德拉吉德报告也有自己观点。
德语媒体:拐卖儿童犯罪依旧猖獗
从八十年代以来,拐卖儿童的犯罪活动在中国变得日益猖獗。而养育院则常常是这些被拐儿童的重要买家,因为这些“孤儿”一旦被境外父母收养,养育院就会得到一笔丰厚的报酬。
招手外商救经济?中国放宽制造与医疗业限制
过去几天内,中国政府先是宣布部分城市开放设立外资独资医院,又公告称“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外商对中国的投资信心衰退的趋势仍在持续,北京吸引外资的举措是否有用?
墙外文摘:当中国制造的“奶头乐”风靡全球
有评论认为,相比中共在海外各国设立的“孔子学院”,快手、抖音、微短剧,这些民间野生的东西,取得的大外宣战果远远超越所有人最狂野的想像。这让中共当局既开心又尴尬。
德语媒体:中国的非洲战略正在发生变化
同以往一样,本届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再次向与会的50多个非洲政府首脑做出慷慨承诺:中国将在今后几年后,向非洲投资510亿美元,并将在当地催生数百万个就业岗位。
希腊9月1日起大幅提高“黄金签证”门槛
希腊推出的买房“黄金签证”,吸引了大量包括中国买家在内的投资移民涌入该国。但如今,希腊政府大大提高了这一获得欧盟国家长居许可渠道的价码,涨幅超过三倍。
德语媒体:几乎是奥威尔的1984
中国政府计划引入新的网络身份证。《时代周报》写道,这将令“完美”监控民众成为可能。《新苏黎世报》关注瑞士在华企业的氛围。
印度成为俄原油最大买家 乌总统批印度支持俄战争经济
印度今年7月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俄罗斯石油进口国。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与印度记者见面时表示,普京的战争经济由出售石油和天然气,从印度、中国等国获得数以亿计的资金来支撑,他希望印度能考虑采取措施,阻止加强俄罗斯军队的资金流。
德语媒体:趁早限制中国技术的影响力
德国《商报》客座评论指出,中国科技公司积极在全球扩张,但柏林却缺乏明确的风险控管策略,德国必须学会果断降低中国在许多领域带来的风险。《法兰克福汇报》观察到中国上层阶级开始捂紧钱袋子,并分析个中原由。
盛世?危时?鸟瞰中国经济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遭受重创,经济增长缓滞。汽车、光伏等产业严重内卷,曾经的增长动力如大型基建如今放慢。对普通民众而言,则仍是努力生活,辛勤劳作。
中国极端天气导致农产品价格飙升
过去两个月,中国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原因是洪水、酷热高温等极端天气摧毁了大量的农田。这给中国的消费者带来了额外的困扰。
媒体:多年为恒大审计 普华永道面临停业及罚金惩处
普华永道为现已被勒令清盘的中国房地产巨头恒大提供审计服务十多年。如今,媒体报道称,北京将对这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进行惩处。
毕业即失业催生新热词“烂尾娃”
中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数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一些人不得不接受低薪工作,甚至“啃老”。这一困境催生了新的网络热词“烂尾娃”。
中国多家媒体撰文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
《求是》杂志在一周前,就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撰文纪念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一些官方媒体在8月22日当天跟进,也发表以改革开放为关键词的纪念文章。
德语媒体:“谁掌握了人工智能 谁就将主宰世界”
1979年,在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和美国前总统卡特的积极倡导下,中美签署了科技合作协定。现如今,科技领域已经成为中美两国争夺的主战场,合作协议能否续延当然也就被划上了大大的问号。
失业率创新高 中国千万青年失业大军沦诈骗目标
7月份中国青年失业率上升至17.1%,创下自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中国经济困境持续,千万青年失业大军陷入求职寒冬,如今更出现多起着急求职的年轻人遭到诈骗。
中巴经济走廊为何在巴基斯坦引发大规模抗议活动?
分析人士称,近期发生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大规模抗议活动体现了当地民众日益高涨的不满情绪。
越共总书记苏林中国行 经贸合作料是重头戏
越共中央总书记兼越南国家主席苏林周日启程前往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路透社指出,中越两国希望加强贸易,此次访问,铁路项目建设等合作项目料将是重点议题。
德语媒体:不容乐观的中国经济形势
中国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发展同比下滑0.6%,增幅降至4.7%。尽管中国官方表示,七月经济“总体稳定向好”,但种种迹象显示...
中国房市难振 七月经济数据打击5%目标
最新官方数据显示,中国7月新建住宅价格以9年来最快速度下跌,显现北京的支持政策未能稳定市场并恢复产业信心。分析师认为,中国经济前景仍面臨重重挑战,5%的经济成长目标似乎过于雄心勃勃。
德语媒体:政治与经济的脱钩
一段时间以来,德国政府一直在呼吁经济界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然而,最新的统计数据却显示,德国企业非但没有听从政府的"去风险"呼吁,反而增大了在中国的投资。
7月中国汽车总销量下降而出口增长
虽然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持续低迷,但电动汽车的销量在7月份同比增长了近30%,达到约99.1万辆。今年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是俄罗斯。
德语媒体:和自由贸易说再见?
《法兰克福汇报》认为,西方国家越来越将地缘政治置于自由贸易之上,这必然危及基于自由贸易的经济繁荣。德国《商报》则刊登前驻华记者的评论,认为欧洲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其实并不逊色于中国,只不过后者更擅长自我包装。
美国取代中国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过去八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今年上半年的进出口数据显示,德美贸易已经超过德中贸易。
巴基斯坦的中国债务困局
常被中国民间称为“巴铁”的巴基斯坦多年来获得了大量中国贷款用于提升基础设施并打造中巴经济走廊。然而,如何偿还这些债务,成了伊斯兰堡的大问题。分析人士认为,鉴于中国需要巴基斯坦对抗印度,因此会再次允许延期还债。
客座评论:党国的舆论棒槌打向胡锡进
邓聿文
前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7月27日之后就没有更新微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称,他被禁言的起因是对三中全会阐述中国经济成分的解读。政治评论员邓聿文指出,胡作为善于跟风舆情的党国辩护士,如果其解读有损党国统治的经济根基,也是不能免于受罚的。
前一页面
第2 页,共38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