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会论坛开始分散集会制
2006年1月19日反全球化者从2001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世界社会论坛。去年的论坛在巴西举行,参加者多达15万人。今年大会的形式有一定改变,大会分成3部分,不再设立中心会场。这三个分部会场分别设在非洲马里的巴马科(Bamako),拉美委内瑞拉的卡拉卡斯(Caracas)以及亚洲巴基斯坦的卡拉奇。非洲论坛今天拉开帷幕,接下来是拉美,亚洲会议要到3月份举行。
一年里很短的期限内,召开3场国际性同题大会,堪称首创行为,不过,这一行为是否明智,还没有人果敢作答。但许多人支持在不同地区举行分会论坛的主张,世界社会论坛理事会成员之一的贝罗先生(Bello)就是其中之一。但他同时认为,集中的行动也要搞,只是不要太频繁,不要每年一次,而是最好每两年一次。
贝罗是菲律宾经济学家,著名人权活动家。他在2002年 出版的“反全球化”一书中呼吁,这个运动应当打破世贸组织多哈回合的主导局面。果真,2003年的坎昆部长会议期间,反全球化运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发展中国家拒绝了一份不会为他们带来好处的协定。贝罗明言主张,不对世贸进行改革,而是要对其削弱。去年在香港的世贸会议,在贝罗看来是朝着这个目标走近了一步。
继多哈和坎昆之后,贝罗认为,世贸组织已无法承受第3次重创。他说,香港会议期间,巴西、印度同欧盟和美国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合作,才使得一份略有内容的协议得以产生。“香港会议的真谛是,巴西、印度从此赢得了世贸内部的主角地位。”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面对强大的美国不断表现出的自信,使他在反全球化运动内渐渐取代巴西总统卢拉,而成为新一代领袖。不久前,查韦斯援助阿根廷政府,还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的债务,让阿根廷总统吉尔希纳尔松了一口气。去年,巴西也偿还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的剩余欠款。
倾向保守的经济新闻也开始呼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贝罗说,削弱这一组织的机会并不坏,它的日渐衰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独立的加强。“人们应该要求取消这一机构。”他说,国际货币基金让许多人深感失望,而“取代它的时机已经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