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80后艺术太“生猛”,在德国遭投诉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6年8月21日

中国除了是个世界工厂之外,中国人在想什么?3个德国艺术界的无名小卒很好奇,目光聚焦中国80后的一代艺术,负债办艺术展。中国小子的作品出现在柏林的地铁站,吓着了观众,遭到了封杀。德国之声采访了年轻的策展人之一:颂雅-蕾希特。

https://p.dw.com/p/8zHC
遭到柏林地铁站封杀的系列画“他们”,这张还算是洁净版图像来源: www.made-in-cn.de

德国之声: 这些中国艺术品被禁,你们感到意外吗?

颂雅-蕾希特:我很难过,其实我们和柏林地铁的合作一直很好,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在合作这个项目,这些作品他们也都见过。我没想到他们会这样武断地作出决定封杀。我们也试图做出妥协,把一些太“刺激”的画撤下来,或者大家可以公开讨论哪些作品不可以示众,但是他们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给,昨天晚上,所有的16幅作品全部被撤下,现在地铁站的墙面是一片空白。

德国之声:据说这是因为有群众向柏林地铁投诉,什么引起了他们的反感?

颂雅-蕾希特:这个作品是一个系列,目前我们从21幅作品中挑了16幅,这其中有几幅作品的内容包含性和暴力,性交场面和性器官,这些内容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但是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几个人投诉了,是3个人,还是10个人。柏林的小报BZ开始对此进行报道,从报道上来估计,大概有6-7个人投诉了,媒体和公众才刚刚关注,这些画却全部被撤下了。

德国之声:现在这些画在哪里展示呢?

颂雅-蕾希特:感谢柏林的艺术电影院巴比伦提供场地,这些画可以在那里展示,公众还可以看到这些作品。

德国之声:那画家到底想传达的是什么信息?

颂雅-蕾希特:其实作品本身并不是纯粹在展示性,色情。讽刺意味才是作品的内涵。艺术家并不是为了再现暴力的场面,而是对他们身处社会环境的写照,这个社会暴力滋生,看看今天的电视、电子游戏就知道了。暴力发生在街头,在电视画面上。这个系列中有一幅作品一看就知道是卡通形式,而不是纪实的表现。(反对者)还是应该诚实些。今天,孩子们允许在电视上或者连环画册上看到暴力,为什么在地铁站就不行?这是双重讽刺。

德国之声:这个系列里有些主题总是出现,比如一个神情如同在做梦的制服少女,仿佛是画家的梦中情人似的,却身处在铜臭、暴力和物欲的泛滥之中,这种现实和理想的反差十分强烈。中国80后的一代和西方的同龄人有共同之处吗?

颂雅-蕾希特:是啊,这些人其实就是我的同龄人,我们很好奇,想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这也是这个展览的目的。说起共同之处,我发现如今表现现实主义占多数,搞抽象主义的越来越少,这是我在北京看到的趋势。平行来看,柏林和德国,比如“Leipziger schule”(莱比锡学派)也渐渐脱离抽象主义风格,而走向现实。还有一点我发现,中国新一代的艺术家和他们的前辈相比,政治意味明显地减少了。艺术的主题不再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本身,自我的意识十分强烈。

Young Art and Fresh Film from Beijing
关于孤独的主题图像来源: www.made-in-cn.de

德国之声:对你来说,什么最令你兴奋?

颂雅-蕾希特:(想了好一会儿)对我来说,最振奋的是,这些来自中国的艺术对我来说并不完全陌生,在做展览之前我以为这个展览会很异国情调。没想到他们关注的话题也正是我们在这里思考的问题,比如在宾馆房间里展出的摄影,是关于孤独,在大都市或者陌生的城市里,这种孤独感是相似的,所以,我们把这些摄影作品特地挂在宾馆的房间里,就是为了突出这种感觉。我和一些中国80后艺术家交流后发现,我们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这是我个人感到十分兴奋的事情。

德国之声:说起中国80后和他们的前辈,在展览中我们发现,以前几乎无处不在的毛泽东形象很少出现,所有的展览作品当中唯一出现了一个毛的小塑像。你注意到了吗?

颂雅-蕾希特:毛泽东成了一个流行偶像,他的形象也被商业化泛滥操作。说实在的,已经产生审美疲劳。新一代的艺术家已经不这样做了。

德国之声:你看未来前景如何?中国的年青艺术家在西方能被很好地推广吗?

颂雅-蕾希特:在这里有关中国现代艺术的推介还是太少了。在北京,我看到很多画廊在经营他们的作品。走进中国艺术圈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奇遇。因为我的同伴小时候在成都生活过,所以他和中国的画廊有联系,我们先后去了北京几次,渐渐地认识了艺术圈里的人,他们再继续推荐我们结交艺术家,慢慢地形成了一个网络。挑选出我们的艺术家。

德国之声:你们挑选艺术家和艺术品的标准是什么?

颂雅-蕾希特: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但又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事先我们已经决定了展览地,比如宾馆房间,地铁站,所以我们非常注重作品和展出环境的配合。当然,有人批评我们的展览没有一个主题,不过原本我们就是想看看中国的同龄一代艺术家他们到底在干些什么,所以主题比较分散。而且,我们确实挑选了我们最感兴趣的东西。

德国之声:很难归纳总结?

Young Art and Fresh Film from Beijing
2004年的记忆:配不起镜框的遗憾图像来源: www.made-in-cn.de

颂雅-蕾希特:是啊,这也是我要继续学习的地方。确实有些缺憾,比如在宾馆房间,这家宾馆的房间经过精心设计,观众进去之后就会被室内的陈设吸引了注意力,墙上的艺术品却被退为背景,变成了装饰。

有些缺陷是可以弥补的,比如那组城市系列的摄影可以镶镜框,来和墙面隔离。可是我们根本已经没有资金来做这些了。这次展览我们没有得到任何的经费资助,只有宣传手册印刷费用的一半得到柏林孔子学院的赞助,其他的费用都是我们自己掏腰包支付的。

德国之声:你们一共花了多少钱?

颂雅-蕾希特:8000欧元。一部分钱还是我们向父母借的。我们也努力去争取过经费,向德国文化基金会等各种机构申请过,但是普遍的反应是:有兴趣,但是没钱。

德国之声:经费不足?

颂雅-蕾希特:不是,他们把经费用在其他项目上了。我估计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无名小卒。也可以理解,我们以前没有业绩,他们怎会给我们这么多经费呢。

德国之声:现在展览出台了,反响如何?

颂雅-蕾希特:开幕式不错,来了200多人。但是观众的数字很难统计,因为我们的展览是免费的。我们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也希望官方能有一个表态,到目前,这真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私人展览。

德国之声:你们想吸引什么样的观众?

颂雅-蕾希特:我们主要有3个理想观众群,首先是对中国感兴趣的人,现在很多人都在关注中国,但是更多的是经济发展、环保这些话题,但是对那里的文化和艺术状态几乎很少提及。我们展览的目的就是想探讨,中国除了是个世界工厂之外,中国人还在做些什么,他们在想什么?还有那些对艺术感兴趣的人。另外我们也搞了一个电影展,吸引喜好电影的观众。

德国之声:这个展览结束后,你们还会继续做中国主题吗?

颂雅-蕾希特:很有可能,不过不会再用这种方式了,要不然我就得破产了。通过这个展览我只看到冰山一角,我还想去上海、成都其他地方看看,但是下一次绝对需要经费的资助,或者和商业画廊一起操作。我们都是学生,借钱办展览,实在很惨。(苦笑)

德国之声:那你看到的同龄中国艺术家的生存状态如何?

颂雅-蕾希特: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画室,生活在画家村,有些人的英语不错,而且有一些国际交流的经验,当然还是在初期阶段。我们受到了他们的欢迎,他们的态度坦然开放,但对我们也带着审视研究的目光。一方面他们交流的态度很开放,但是他们要知道我们到底想做什么,要详细了解我们的策划,作品出国到柏林展览,他们没有一上来就很兴奋的样子。可以说,我们之间的交流首先是在平等基础上的,我们之间的位置没有落差。这也是我所希望的,我们不想扮演文化买卖人的角色,说你的画我要,你的我不要。也许正是因为我和同伴都不是画廊经纪人,我们是刚刚起步的艺术策展人,我们没有说我把你的画带出中国令你成名。这种平等的关系促成了我们的交流。

小资料:

颂雅-蕾希特Sonja Richter

策展人之一,1978年出生,柏林自由大学艺术史和北美学专业,曾多次参与有关犹太人主题的展览。2005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