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与非洲专家看中国的非洲政策

2008年4月19日

本周三,德国发展援助部和发展政策研究所在波恩召开了一次伙伴论坛会议,名为"全球治理的挑战"。主题是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工业国在全球化格局下的角色转换,尤其是那些原来单纯接受发展援助的国家,现在也开始向其它不发达国家提供援助的现象。随着二十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加,在国际社会的活动空间也大大拓宽。与此同时,逐渐崛起的中国也承受了更多的外部压力和批评,其中,针对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批评就是最近的一个例子。

https://p.dw.com/p/DkDL
中国与非洲共同走在21世纪的道路上图像来源: AP

中国的非洲政策究竟出现了怎样的调整,中西方对此的观念差异何在?非洲人有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呢?记者石涛针对这些问题请教了来自中国和非洲的专家学者。

提及中国针对非洲的援助政策,很多年长一些的中国人都回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的"坦赞铁路"。这条全长1800多公里,连接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铁路工程历时6年,耗资接近十亿人民币。对于正在经历文革动荡的中国,这样的援助项目着实是一笔庞大的开销。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所长周弘女士认为,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之下,中国对非洲援助有其历史意义,她说:"中国独立之后立即面对西方封锁,在这样的情况下,朋友越多越好,因为我们都知道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是什么滋味,所以应该互相支持。所以早期的互相援助就有一个特点,就是交朋友。通过我们给予人家缺少的东西,来交朋友。"

事实证明,中国当时的"交朋友"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1971年,正是在众多亚非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之下,中国重返联合国。用毛泽东的话来说,是非洲朋友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八十年代之后,中国逐渐启动改革开放进程。对非洲的援助政策也开始从单纯提供稀缺物资,转向经济民生领域的援助。近几年来,中国的援助项目中又出现了很多教育培训项目,涉足领域也从单纯的经济议题扩展到社会文化层面。中国社科院专家周弘认为,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政策变化有其内在逻辑,实质上是中国自身发展政策变化的逻辑产物。

但是,这种"中国逻辑"或者说"中国模式"在西方却引起了不同的意见,尤其是中国坚持不干涉受援助国家内政的原则。西方不少意见认为,中国以不干涉内政为借口,与那些具有极大争议的政权进行交易,以换取能源和市场,中国在苏丹和津巴布韦的投入就经常被用来作为批评的依据。周弘女士并不认同这样的批评:"中国对什么地方援助最多?中国从什么地方获取资源最多?中国不是在非洲援助最多,而是对亚洲国家援助最多。所以不能简单的把获取利益和援助等同起来,事实上也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第二,非洲国家要发展就要开发资源,自然会比较哪些国家的专家,哪些国家的发展模式更适合自己,结果是他们选择了中国。"

在很多非洲国家看来,来自欧洲的发展援助往往附加许多政治经济条件,相比之下,中国的发展援助自然具有吸引力。作为非洲大陆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南非与中国有很多的经贸往来,同时也接受来自中国的发展援助。南非外交部政策研究专家卡卡扎先生表示,他并不同意西方对于中国对非援助的指责,他说:"我不能同意那样的观点。原因正在于,中国从未像那些前殖民国家那样奴役过非洲。当中国人来到非洲的时候,是和我们进行平等交流。即使他们是为了开采能源而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会问要付多少钱,这些都是正常的商业交易。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参与非洲经济发展是很受欢迎的。"

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都曾经经历了漫长的殖民地历史,因此对于主权问题异常敏感,在这方面,非洲与中国产生共鸣。南非外交政策专家卡卡扎先生认为,从这个角度看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的不干涉内政政策会在非洲获得成功,这是因为"尽管中国是为了商业利益而来,但他们确认不干涉当地国家的内政外交,尊重国际法意义上的主权。独立的非洲国家希望保持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尊严,而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

2006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召开,几乎非洲所有国家的首脑人物全部与会,这无疑是中国非洲政策成功的一个标志。尽管如此,中国在非洲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比如中国商品和劳工的输入给当地工业和市场所造成的冲击,南非的纺织品市场就曾经面对这样的问题。中国制造的廉价成衣大量涌入南非,给当地的相关产业造成巨大压力,据称有十万人因此失业,这引起了工会等各方的强烈不满。但卡卡扎先生表示:"我们于是和中国政府进行协商,中国同意在一年之内不向南非出口纺织品。以确保那些受到消极影响的本地工业能够得到恢复。这个例子再次证明中国政府是开明的,他们会发现问题,并且愿意解决问题。"

自从中国在非洲大展身手之后,欧盟、日本和印度也纷纷加入。其中,最近也召开了非洲峰会的印度尤为引人注目,有评论认为,国家发展程度类似的中印两国将在非洲展开一番激烈角逐,但卡卡扎先生分析认为,印度与非洲大陆的关系由来已久,而在目前的全球化背景之下,印非关系自然也会面临转型和深化,但印度在非洲的投入与中国并无明显冲突,进一步而言,中国与印度的竞争能对各方都产生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