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政策的两面性
2013年8月8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周四(8月8日)一期的《商报》刊登该报有关人口问题的系列讨论文章的第四部分,以中国为对象。文章这样谈到北京当局的人口政策:
“在中国,政府会干预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属于个人最隐私的决定:家庭计划和怀孕生育。从1979年起,中国家长们一般只能有一个孩子。国家毫不留情地贯彻这一法律,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痛苦。不过,就积极方面说,一胎化政策使中国避免了多增加1亿至4亿人口,—有关的估计数字相差很远。多数中国人相信,有了这一政策,国家的有序发展才成为可能。
“然而,低出生率带来的坏处也逐渐彰显。中国国内也出现了有关经济增长因此受到威胁的激烈讨论。……2040年,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将进入退休年龄。那时,中国将突然面对比今天的联邦德国所面临的更为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商报》的文章接着指出,不少经济学家,以及德国经济界认为,劳动力减少现象并非一无是处:
“其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甚至还有其好处。巴克利投资公司的专家们就指出,就业人口数量适当减少可以为劳工市场起到某种稳定作用。的确,过去数年,不论是有所减弱的出口贸易还是减少了的建筑活动并未导致失业率走高。原因可能是,对劳动力的需求已经减少。这一发展也有助于实现结构转变。巴克利的经济学家们指出,一旦劳动力吃紧,工资就会增加,这将促使中国经济调整发展方向,从廉价出口经济转为更多内需和服务业,创造高值就业岗位。
“德国经济界的代表也认为,没有惊慌的理由。一个中小企业的中国商务负责人就表示,‘我们仍可以毫无问题地找到劳工,尤其是因为我们支付远高于最低工资的工资。在内陆地区,依然还有大量农民的子女等待着挣更多钱的机会’。这对政府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中国从来都不愿永远是一个廉价生产国。中国的目标从来都是,尽管人口数量庞大,避免出现贫民窟,最终实现象美国、欧洲和日本那样的富裕。
“这是实施一胎化政策的原因之一,而跃升为全球经济最强国之一这一事实亦使政策制定者们得到了证实。不过,由此得到的另一个结论是,中国随时都可能再度180度大转弯。如果这个国家又允许每家平均有2个甚至3个孩子,数十年后,人口形势又会稳定。在起初的20年后,又会有更多的人涌向就业市场,—恰逢可以预见的养老金问题出现的时候”。
马英九形象受影响
台湾国防部长杨念祖就任仅6天就因文章抄袭丑闻而下台。8月8日一期的《日报》在相关报道中指出,杨念祖之前已有高华柱,上任不到3年也因一新兵受上级虐待致死丑闻而丢乌纱帽,这两人的迅速陨落不能不给马英九总统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杨8月1日才被任命。他的前任7月底在发生大规模示威后辞职,由此承担一名新兵死亡的责任。这名士兵因其上司的虐待而在服役期到期前3天死亡。……
“这位新兵的死亡事件引发对军中虐待的全国性抗议浪潮,而这一抗议浪潮最终指向了对中国示好的马英九总统的保守派政府。不仅是台湾的一年期兵役制不受欢迎,马所在的涉入腐败丑闻的国民党也失去了与年轻一代的纽带。对马的政绩的民意调查满意度降至13%的历史低点。”
摘编:凝炼
责编:苗子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