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命延长速度赶不上GDP增长
2010年11月25日美国《纽约时报》近日发表的一篇题为《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何增长缓慢》的文章中提出,过去20年里中国社会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迅猛,但是在健康方面的进步却非常有限。1990年以来,经济发展令世界上许多国家既羡慕又恐惧的中国,在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长幅度上却赶不上动荡不安的巴基斯坦和一贫如洗的孟加拉国。
这篇文章引述世界银行收集联合国公布的数据,从1990年到2008年,中国的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了5.1岁,达到71.3岁。而与此同时,尽管一些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不如中国,但像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几乎所有主要发展中国家此间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长幅度都高出中国水平。文章得出结论:经济增长并不能保证每个人生活得更好或者说更健康。
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人口问题专家彭希哲表示,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速度也会不一样。"印度现在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65岁,预期寿命增长很快,是因为它在从很低的水平往上涨。中国在50、60年代也出现过人口预期寿命增长很快的时期。但最近的20年确实增长得不是很快。"
彭希哲认为,一方面中国社会进入平均预期寿命增幅自然放缓的阶段,另一方面这一现象也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等问题不无关系。"比如城市化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环境污染造成的死亡增长幅度很大。另外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过度营养造成的疾病,比如肥胖。还有不良生活习惯对人的健康造成的影响。"
《纽约时报》发表的文章中引述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一位专家的话说,"目前癌症已经取代了中风成为中国人死亡的首要原因,而导致罹患癌症的部分原因则是环境污染"。文章还指出,中国现有的医疗体系自身也是一个导致各种问题出现的大问题。文章写道,过去20年间,中国"国营企业废除了曾被称为'铁饭碗'的终身福利制度,取而代之的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医疗制度",而现在很多人都负担不起这个新的医疗制度。
人口问题专家彭希哲也认为,中国在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和效率方面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中国)政府用在国民卫生保健上的钱是远远不够的。相比较而言政府更愿意把钱投在经济建设中,比较少得投在公共卫生资源空间。所以一定程度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寿命的延长和GDP增长不成比例。因为越来越多的钱是用在投资上,而不是用在民生上和卫生医疗上。"
2008年以来北京政府提出建立全民医保的设想。据行业内专家估计,完整地启动这个项目需要花费几百亿美元的资金。有消息说,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内容将写入"十二五规划",这正说明了北京方面已经看到,过去很长时间对公共卫生医疗领域投入不足对中国未来经济进一步发展已经构成巨大影响。
作者:洪沙
责编:凝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