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只是普普通通的汽车市场
2005年4月14日中国市场的天空自去年以来升起了一片乌云,汽车的天堂转而成了人们焦急的对象。需求降低,生产过剩,厂家展开的杀价战此起彼伏,这些都让汽车制造商的日子很不好过。奥迪、宝马和戴克在2004年都未能完成预期的指标,即便是大众,这个在中国登陆最早的老牌西方厂家,也将昔日汽车众望之国中国称作了“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多年来,中国的汽车市场一直在蓬勃发展。外国厂家只顾积极的一面,设计工厂的生产量达到需求的两倍以上。中国每年出产汽车600万辆,但2004年只出售了230万辆。2004年,没有一家德国公司在中国大笔赢利,大众在华业务的赢利甚至降低了一半还多。过去,营业额中有10%可以是利润,但现在达到2%就不错了。这种形势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采取应急措施,降价至20%,逼得德国宝马奥迪之类不得不咬牙效仿。
2004年年中时,中国政府在给经济降温的过程中,对发放贷款做了严格的限制。德国汽车商都希望,此举不过是暂时性措施,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现在,他们都将目光盯在今年4月22日到28日举行的上海汽车博览会上,希望这个博览会会积极促动不景气局面的改善。的确,今年3月以来出现了一丝改善的迹象。继连续数月销售数字下降之后,今年3月有了微弱的2%的回升。
今年的整体形势将会继续严峻,厂家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登陆中国的后起之秀奔驰计划于今年夏季开始在北京生产C级和E级高级轿车,年产量为2万5000辆。宝马的3系列也将走上市场,奥迪则刚刚将A6系列介绍给了中国市场。保时捷计划2005年在中国卖出1000跑车。小型轿车领域,日本厂家的攻势最为猛烈。
今年的轿车市场增长率预计为15%,比较2003年的75%,下降幅度之大,无庸赘言。
然而,作为汽车市场的中国仍然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这在于它的巨大潜力。在目前的中国,1000个人当中只有8人拥有一辆汽车,在德国,1000人中,560人有自己的车。这样来看,中国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中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汽车市场而已。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