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中美关系面临历史性考验
2017年1月19日(德国之声中文网)随着唐纳德·特朗普正式就任总统日期的临近,中国媒体中批评这位新总统的措辞也越来越激烈。《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周一发表题为"特朗普的外行和自视英明令人吃惊"的社评,文章中写道:"至于台湾问题,特朗普有可能搞出一些动作,损害一中原则。但北京报复的力度一定不会让他和他的团队"失望"。"
即便在当选总统之后,特朗普批评中国的"火药味"同选战期间相比,也丝毫没有减弱。相反,他同台湾总统蔡英文通电话以及质疑"一个中国"政策的做法,都引起中国方面极大不满。不过,同官媒的强硬措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官方的表现较为"克制"。对于特朗普上周再度对《华尔街时报》强调他并不会受"一中原则"所约束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月16日只是以惯常的外交辞令作为回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任何人都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复旦大学美国问题专家沈丁力对美联社表示:"特朗普目前还没有正式就职,还只是一名普通人。所以,中国没有必要把他的话当真,也没有必要做出进一步的回应。"
但问题在于,正是这名普通人,一月20日将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同其历届前任相比,特朗普有关对华政策的言论显然更具批评性和挑战性,这就为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增加了许多变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对德国之声表示:"特朗普在当选总统以后,几次逼近和挑衅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也是中美关系的最重要基础:一中原则。在这个重大问题上,中国大概还会面临特朗普的进一步挑战。总的来说,特朗普在经济和安全政策方面,对中国都是一个负面因素。"面对一个'率性而为'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时殷弘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乐观,他说:"每个人预见未来的能力都是很有限的,但每个人都可以把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并从中获得启示。我认为,中美关系很有可能会进入过去几十年来最紧张的阶段。"
过去几十年来,中美关系形成了一种"争而不破"的默契。上海国际关系问题专家沈逸说:"20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每年都会围绕人权问题、贸易平衡问题、台湾问题、不扩散问题、西藏问题等进行固定的回合式的较量,但最终中美关系仍然在好好坏坏,坏坏好好中走到了今天。"沈逸认为,特朗普治下的美国,也不会突破这一传统:"大陆这边具有的做出反制行动的资源,战略意志和能力,也已经和80-90年代有了天壤之别。当时以大陆的实力,仍然能够使得里根政府与大陆签下新的联合公报,现在美国如果真的要考虑这种层级的冒险和挑衅行动,显然需要进行更多的得失计算。"
在沈逸看来,特朗普近来在对华政策方面的言行,都是试探性的"小动作":"其实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特朗普始终在控制对大陆进行试探的力度和方式,他选择推特放话,因为这会有一定的回旋余地;他选择在宣誓就任之前,而非之后放话,因为他也清楚侯任总统与现任总统之间的本质区别。"
事实上,特朗普的"试探"显然并不只局限于发表推文,数名对华政策强硬派的领军人物入选内阁,也无疑是特朗普发出的一个明确信号。上周三,被提名为国务卿的雷克斯·W·蒂勒森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形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扩张行为非法,"类似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他说:"我们必须向中国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首先,停止修建岛屿,第二,你们也将不被允许靠近这些岛屿。"而特朗普的另一名重要幕僚彼得·纳瓦罗则在《外交政策》撰文指出,特朗普会通过扩充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力量,实施"以实力换和平"的外交军事政策。他写道:"幸运的是,美国还有大量的机会去重新取得在亚洲的战略性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自身的错误计算以及他们把手伸得太长。"
彼得·内瓦罗是《致命中国》一书的作者,该书称中国正在利用不公平的贸易手段摧毁美国经济,目前内瓦罗被特朗普正式任命为新成立的白宫贸易委员会主席。时殷弘表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地,特朗普'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必定会损害世界经济和金融,也会损害中国的经济和金融。这种损害对中国的意义相当大,因为,经济和金融正是目前中国的软肋。"
相较于专家学者的担忧,普通中国民众对特朗普即将入主白宫似乎更为淡定。德广联记者在北京市民进行的随机采访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均认为,中美关系并不会进一步恶化。一名杨姓因特网公司职员对记者说:"中美两国都是大国,关系不可能太好,也不可能太坏,毕竟关系恶化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达扬/乐然
使用我们的App,阅读文章更方便!给[email protected]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得到软件和相关信息!
阅读每日时事通讯,天下大事一览无余!给[email protected]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完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