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淮河岸边的“癌症村”
2014年2月6日(德国之声中文网)近日德国之声播出了德国之声电视台拍摄的、"淮河卫士"霍岱珊在多年间致力于揭露和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的纪录片。原为一名摄影记者的霍岱珊,1998年辞去公职后通过公民调查方式,首次向公众披露大型企业莲花味精厂、及淮河流域诸多的造纸企业污染水系,造成的环境恶果是淮河岸边有数十个癌症村,癌症病人艰难维生或死去。霍岱珊因此曾受到中国当局的多次打压和警告。
霍岱珊的家中,摆放着一个很大的水族箱,养了几十条从淮河水域中带回的畸形鱼,在他家中还有200多条畸形鱼的标本,大部分是脊椎骨变形。这些"畸形鱼"和标本都见证着淮河的污染。霍岱珊说:"让人看过之后都是挺心酸的,很忧郁,有的朋友问我,你每天怎么吃饭啊,开始的时候看着这边没有食欲,但它们可以说明问题,引起关注。然后我还是把这件事情坚持下来了。"
霍岱珊曾被评为2007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10年他还获得了菲律宾"麦格塞塞奖" (Ramon Magsaysay Awards)。目前霍岱珊创办"淮河水系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推动淮河水系排污的公众监测、污染企业环境信息公示等项目,他还和世界银行、非政府组织及一些企业、个人捐助者合作,建立了26座"生物净水装置",向一些受水污染影响的公众提供清洁饮用水,2014年他将启动一个WET全球水资源项目,用生物的方法检测水污染。
每年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世卫组织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大陆的癌症发病率已居世界首位。肺癌、肝癌和胃癌的死亡率位列前三。专家指阴霾严重是肺癌高发的重要原因。而在关于霍岱珊的纪录片中,他所发现的数十个癌症村,很多人因水污染患有胃癌、食道癌等。
去年7月,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协和大学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于6月份联合推出《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 数字版,包括淮河干、支流水环境变化、水污染频度时空变化以及淮河流域人群消化道肿瘤死亡率分布等108幅地图。霍岱珊早前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透露他本人曾向项目组的专家提供淮河污染的实地调研第一手资料。他本人也认为这本图集,证实了癌症村的出现和水污染有直接的关系。
在当年的6月1日,官媒央视在新闻频道《新闻调查 淮河癌伤》节目中报道了淮河流域严重污染及当地癌症村的现状,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协和大学医学科学院基础研究所教授杨功焕通过图集向观众介绍了水污染与肿瘤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早在2013年2月,中国环保部公布《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首次承认中国一些地区出现"癌症村。"
据中国媒体《新世纪》采访杨功焕后报道,淮河流域食道癌死亡率比中国平均死亡率高出数十倍,其中沙颖河岸边的一个不足千人的村庄,200多名村民被检查出胃癌、肝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各种癌症,陆续去世。霍岱珊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早年前他发现的20多个癌症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淮河岸边的"癌症村"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并没有一个根据患病率界定的标准,他自己认为与他发现的癌症村同样水质的地方,特别是劣五类水质的地方,"那里一定是个癌症村",尽管近年已经启动淮河水污染治理和为污染地区民众提供净水装置,但污染不是一时就能消除,癌症高发的状况还要持续数年:"我们去到一些村庄调查后,那里癌症发病率比较高,其它我们没去到了,只要地理位置、饮用水相同的地方,那里癌症都是高发的,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但还是会有办法,通过这几年的观察,一些村民吃到了干净的水后,癌症病患数大跌。"
从被地方政府打压、警告,再到霍岱珊的 "生物净水"项目初见成效,民间倒逼官方,政府转而开始支持霍岱珊的项目。去年12月底,河南水利厅官员到达霍岱珊的机构,政府拟投资复制"生物净水"项目到更多的村庄,未知官方是否能够跟进和兑现诺言。
作者:吴雨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