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金融危机一触即发?

2013年6月27日

全世界都在为中国的金融系统担忧。由于央行加紧了调控,中国银行系统出现支付瓶颈,导致短期内各银行之间的拆借利率飙升。出现“钱荒”的原因是金融机构资金匮乏,债台高筑。

https://p.dw.com/p/18x5y
In this photo taken on Aug. 25, 2010, a bank clerk counts Chinese 100 Yuan notes in Shanghai. China's currency advanced to a fresh high against the U.S. dollar for the second straight day on Tuesday, Sept. 14, 2010 as U.S. lawmakers prepared for hearings on Beijing's foreign exchange policies. (AP Photo/Eugene Hoshiko)
图像来源: AP

(德国之声中文网)整个威宁成了一片建筑工地。位于中国西南贵州的这个县城的面貌正在焕然一新。该县规划局局长王春华(音)说:"我们的城市规划项目从2010年开始,将到2030年结束。城市面积届时将扩大6倍,市区面积将增加57平方公里。此外,我们还将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新的公路,这里的湖泊将开发成旅游资源,一条一级公路已接近完工。还有3条公路正在规划中。此外,还将新建一个火车站,体育中心,住宅小区。按照规划,还要新建两个工业区,在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起新的厂房。在威宁的投资将高达数十亿元。"

Workers build a wall in front of a new housing development in Beijing Thursday March 18, 2004. China's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soared 53 percent from a year earlier to 328.7 billion yuan (US$39.8 billion) in the first two months of 2004, as spending on construction surged despite official calls for restraint. (AP Photo/Greg Baker)
中国银行业“钱荒”将影响经济发展图像来源: AP

发展迅速 出现支付瓶颈

威宁所发生或将发生的变化不足为奇。类似的变化在中国天天都在发生。中国有3千个规模类似威宁的县城,其中大多数以极快的速度扩张。不断扩建的基础设施和迅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问题是,所需的资金主要依靠融资。上海经济学家鲁政委说:"政府愿意为所有发展项目出资,建造住宅楼,让乡村居民迁入城市。但是如果继续如此发展下去,政府很快就会资金匮乏。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开始实施经济复苏项目以来,政府已经债台高筑。"美国惠誉评级机构公布消息称,中国的全部债务总额几乎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200%。而且债务数额仍在继续增加。中国的银行系统通过发放贷款维持着投资热潮,与此同时,影子银行系统迅速膨胀。公司和地方政府都在不受监控的黑市上借高利贷,据估计高利贷总额高达4万亿元。无人知道这一高利贷融资体系隐藏着多少赖账。中国央行显然要清除这些赖账。

央行采取强硬措施

自6月初以来,中国央行在金融系统采取了强硬措施,坚决拒绝为金融市场注入新的资金,人为导致借贷市场出现瓶颈。大多数分析家认为,这是对银行领域发出的一个警告信号,金融机构将被迫加强资金管理,摆脱风险极大的影子银行交易模式。这样的措施会带来一些良好的结果,但并非没有风险。香港的一位经济学家说,这一措施导致利率上升,借贷减少。也就是说,由于贷款利息十分昂贵,会导致一些公司破产,以及遏制经济的增长。如此一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肯定要低于政府提出的保持在占国民生产总值7%的目标。一些人担心,支付瓶颈的出现将遏制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但是,如果中国不大规模采取措施限制借贷,可能会发生更严重的债务危机。中国央行目前已经解除警报并宣布,利率的波动只是暂时现象。央行将采取措施,将利率恢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也就是说,必要时还是会为市场注资。

Chinesische Yuan Banknoten --- DW-Grafik: Peter Steinmetz 2011_01_14-Chinas-Investitionen-Ukraine
中国部分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图像来源: DW/Wodicka - Fotolia.com

作者:ARD 编译:李京慧

责编: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