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事实核查:我们为什么会相信假新闻?

Ines Eisele
2023年7月9日

虚假新闻已对社会构成真正的威胁。心理和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我们判断其真假?为了不轻信受骗,我们该如何应对?

https://p.dw.com/p/4TSyB
我们所看到的究竟是事实还是假象?我们经常高估自己区分这二者的能力
我们所看到的究竟是事实还是假象?我们经常高估自己区分这二者的能力图像来源: Martin Bertrand/IMAGO

(德国之声中文网)无论是有关乌克兰战争新冠病毒还是性别平等的议题,近年来互联网上流传的假新闻越来越多,尤其是当涉及到情感和有争议的话题时。有时真假难辨。而另一些时候,事实和虚假新闻其实很容易辨认。

每人情况不同,一些互联网用户总是更容易相信假消息和假新闻。在这篇德国之声事实核查中,我们将探讨其中的原因。

认知偏差让我们轻信受骗

一个经常出现的术语是“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它描述了存在于我们人类思维中的那些难以摆脱的错误倾向。

当我们轻信假新闻时,我们的已有观点、预先形成的世界观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时在一些专业文章中也将其称为“partisanship”(党派偏见/偏袒性)或“confirmation bias”(确认偏差)。

认知心理学家斯蒂芬·勒万多夫斯基(Stephan Lewandowsky)是该领域著名专业文献的作者,他解释说:“如果我听到一些与自己的政治观点相符的东西,也就是我想听到的东西时,我就会更相信它。”我们总是带着偏见。例如,如果一个人认为德国接纳了太多难民,那么他就更倾向于去相信有关社区负担过重或对于这一群体持负面态度的新闻报道。

未经核实就点赞分享——互联网上的常见行为
未经核实就点赞分享——互联网上的常见行为图像来源: Dmitry Ageev/Blend Images/Bildagentur-online/picture alliance

我们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认知偏差”是常常过早地相信自己的直觉。我们在内化、评论和转发内容之前不愿再次检查,仿佛再次核查事实是多余且令人厌烦的。很多用户仅仅是阅读文章标题,而不是实际内容。

《科学邮报》和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就通过发布误导性标题来测试了这一点。读者点击链接后就会发现这其实只是一个玩笑性的实验,但大多数人连链接都没有点开。

负面信息最能触发我们

“从众效应”(或“跟风效应”Bandwagon Effect)也会误导我们:人们通常以他人为导向,而不是靠自己形成观点意见。就假新闻而言,这意味着我们更有可能去相信其他很多人都相信的信息。

当一个社交媒体帖子被大量分享和点赞时,我们便倾向于相信所谓“群体智慧”。问题是,其他人在点赞分享时也是这么想的,并且如前面提到的,其中大部分人在没有具体了解内容的情况下就分享和点赞了。

我们的记忆力对于正确记住所看到或所读到的内容也没有太大帮助,这就是所谓的"持续性不准确"(Persistence of Inaccuracy)。我们经常不太记得某件事的真假。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人们依然声称某条虚假信息为真——即使后来通过事实核查的方式已被纠正为假。

除了这些偏差外,假新闻传播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我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更多地是让情绪来主导自己。勒万多夫斯基表示,虚假消息比真实信息的传播快六倍,这正是由于情绪所致,“我们知道人们对于引发负面情绪(例如愤怒)的信息反应特别强烈。”这类假新闻最有可能被迅速传播。

信息真假在其次,能为己所用最重要

维尔茨堡大学去年进行了一项研究,令600名参与者评估不同陈述内容的真实性。该研究发现:黑暗型人格特质和所谓的“后真相认识论”使我们更容易受到虚假新闻的影响。

该研究的首席作者、心理学家扬·菲利普·鲁德洛夫(Jan Philipp Rudloff)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解释说:“为了了解受访者对知识和事实的看法,我们问了他们如下问题:遇到信息时,你相信自己的直觉吗?你认为证据有多重要?你是否相信存在独立的事实?”

评估结果显示,那些越相信自己的直觉,越不相信事实存在的人,就越难以区分信息的真假。

“然后我们还研究了‘黑暗人格的因素',也就是所有黑暗人格特质的核心,比如自恋或精神变态,”鲁德洛夫说。“之所以称其为‘黑暗’,是因为这些人格特质与我们社会所不认可的行为相关。”

对于那些具有较强黑暗人格特质的人来说,自身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包括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是事实的东西,都是次要的。

“那么问题就不在于信息是否真实,而在于这些信息是否对他们有益、能为他们所用,或者成为某种行为正当化的理由。”鲁德洛夫说道,黑暗人格特质和对事物知识的不恰当认知往往是并存的,并且通常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现出来。

互联网上驱动我们的是对社会互动的渴望
互联网上驱动我们的是对社会互动的渴望图像来源: Nasir Kachroo/ZUMA Press/imago images

对关注和认可的渴望

美国加州大学传播学研究员乔·沃尔特(Joe Walther)指出了促进假新闻传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他认为,点赞、评论和转发消息根本而言是一种社交互动:“人们活跃在社交网络,是为了拥有某种参与感,以获得关注和被认可的感觉。”

沃尔特说:“比如我可以转发这样一则新闻给您:研究发现,小个子比大个子的人更容易相信假新闻。我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我相信这是真的,而是因为我认为您会喜欢并且会高兴我给您发了这么个有趣而疯狂的故事。”

这个例子也就清楚地表明:有时网络用户分享假新闻并不是因为他们信以为真。相反,他们只是想逗乐自己或者娱乐他人。甚至,他们会分享转发,就是因为他们不相信那是真的。

展望未来: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们对假新闻信以为真的原因非常复杂。它们与我们的个性和对知识与事实的态度有关。假新闻也可以成为一种充满吸引力的工具,籍此与他人进行交流,并获得认可和关注。此外,还有一些会扭曲我们感知的认知机制。

问题是:我们如何提高甄别假新闻的能力?第一步应该是能意识到我们很容易受到操纵以及主观意识的影响。鲁德洛夫主张向学生传授更多有关事实和科学的元知识。

“在科学中,我们只能找到一种共识,也就是在尽可能多的专家中找到某种共同意见。一旦有新的信息加入,以前被认为是事实或共识的东西就会发生变化。” 鲁德洛夫说。

这非常复杂,一些人因此认为事实似乎是由“精英”任意设定的。就像在新冠大流行期间,一开始说孩子不太可能传播新冠病毒,后来突然又改变了说法。

还有一个方法是所谓的“事前预防”(Prebunking)。通过事先提供有关虚假和错误消息的信息,可以让用户在遇到这些信息前便提高认知和警觉性。例如,在选举前,预计会出现很多虚假消息来操纵选民,可以考虑提前进行相关信息的宣传活动。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