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伊拉克危机:美国派兵,中国派记者

2003年2月14日

水均益到了巴格达。谁是水均益?对于国外媒体来说,水均益还构不成一个概念。然而这位中国的王牌记者和主持人拥有的观众量足以让那些美国的同行相形见绌。中国的媒体已经不是过去的媒体了。

https://p.dw.com/p/3Gfl
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自由还没有到来,中国的报业大战早已白热化图像来源: AP

十二年前的那场海湾战争中,中国只有三到四名记者驻扎海湾地区,他们全都来自新华社,他们的报道口径就是中国政府的立场;十二年后的今天,海湾地区再次布满了战争的阴云,中国将有上百名记者奔赴那里,他们的任务是冒着生命危险将“战地新闻”发给中国大大小小电视台和上千家报纸。

海湾战争一触即发,中国驻巴格达使馆的大部分人员和绝大多数中国侨民都已经撤离了伊拉克。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有“新闻卖点”的地方,这是国外媒体奉行的原则,也是渐渐渗透中国媒体的游戏规则。在西方国家,新闻的自由自然导致了媒体竞争的自由。而在中国,媒体却沿着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在发展。

一方面,中国的媒体依然受制于严格的新闻检查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原则也使得即使象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这样的官方媒体也要考虑收视率和发行量。目前,中国的媒体虽然在政治题材上绕不过严格的新闻检查制度,却可以在“软性”题材上大做文章。例如在体育、娱乐和耸人听闻的灾难性新闻报道上,中国的大多数媒体都有相当的自由度,于是“名记”、“名嘴”和“娱记”才成为中国社会上十分风光的人物。

这一次海湾战争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战地记者”人数之多,让人看到中国的新闻媒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千家报纸发同一条新华社新闻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不过,中国媒体“重兵”开赴巴格达,这与其说是对和平与战争本身的关心,倒不如说是将争夺观众与读者的国内媒体商业大战搬到了伊拉克。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对此评论说:“中国的媒体为争夺国人的视线而展开了生死大战,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字-钱。”李希光认为,中国媒体预见到,海湾战争会成为一个常热不衰的“新闻卖点”,“炒作”战争是媒体行业竞争下的一种需要。对于媒体来说,李希光认为海湾战争是“天上掉下来的一个苹果。”

隶属于“人民日报”的北京“环球时报”总编孟宇红说:“那里(伊拉克)的新闻很热,出于新闻报道的考虑,我们将派两名记者前去。”

中国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上的突破性一步是在1999年南斯拉夫危机中迈出的。当时,除了新华社,还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和一些地方媒体也派出了“战地记者”。

在当前的海湾危机中,中国记者数量上的剧增并不等于说中国政府放松了对信息传播的控制,记者们的报道也不会犯“路线方针”上的错误。但是,李希光认为,每家媒体都会让自家的报道“适合中国人的口味。”他说:“我不认为政府真的会为战地报道定下一个明确的方针。各媒体懂得如何迎合中国观众与读者的口味。中国人的口味可能有100多种,所以我们就派了100多名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