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七一”游行:北京正确认识香港迫在眉睫
2004年7月2日昨天下午,香港的气温高达摄氏三十五度,为香港历史上气温最高的一个七月一日。但下午三点,铜锣湾维多利亚广场便已聚满了参加游行的人群。游行开始后,游行群众从铜锣湾,路径湾仔、金钟一路步行到中环政府总部,整条大街游行队伍行走了三个多小时。据游行组织单位 - 香港民主人权阵线估计,昨天参加参加游行的人数达到五十三万,超过去年七一大游行。但几名曾参加去年七一游行的香港市民告诉记者,从昨天现场气氛来看,这一数字明显被扩大了。香港警方估计游行人士为二十万;而香港《明报》委托的卫星专家则推断,游行人数在二十六万四千人左右。
游行转为与中央政府对抗
不过,多名参加去年和今年游行的市民告诉记者,昨天的游行,气氛明显比去年要平和,原因是去年港府强制推行二十三条,以及经济陷入低谷导致香港市民满腔怨愤。但是,昨天游行传达出一个的另一个明显信息是:与去年游行将矛头指向特区政府施政无效不同,昨天的游行似乎显示出香港市民与北京中央政府的某种对抗情绪,这是北京中央政府所必须严肃正视的一个事实。
据《明报》记者昨天抽样采访了825游行人士,发现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表示,昨天走上街头,是因为不满中央政府否决香港市民零七、零八年的直选诉求。香港的国际分析家们认为,去年七一游行时,香港市民普遍对特区政府施政不满,而对北京中央政府却仍有很高的评价;但一年来,随着中央政府高调介入,直至最后将特区政府架空,从而形成直接与香港市民对峙的局面,香港市民对中央政府的信心开始大幅下降,甚至降到回归以来的最低点。最近几周,随着和解之风的刮起,这一对立局面有所缓和,但中央政府今后如何理顺与香港市民的关系,成为对北京的一个严峻挑战。
北京一年来对港政策三大失误
分析家们认为,京港之间的冲突,其实缘于京港两地完全不同的政治文化之间的冲突,过去七年所谓“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其实是对“一国两制”的艰难性严重估计不足;因此,如何正确面对这些必然冲突,并走出一条融合的良性之路,成为对双方的共同挑战。
从过去一年来看,北京的对港政策至少在三个方面犯了致命错误:
第一、去年七一游行之后,北京以“经济决定论”主导对港政策,以为香港是一个经济城市,只要挺港措施扎实,香港的政治矛盾便自然消弥,显示了习惯于威权统治的北京领导人对于如何与一个自由、多元社会打交道尚缺乏经验。
第二、忽视了香港社会的主要矛盾乃特区政府施政无效,而香港市民的直选诉求只不过是这一情况下、经民主派渲染之后的无奈之举;因此,当北京一方面继续其错误的挺董策略,另一方面却与市民的直选诉求短兵相接的时候,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抛弃主要矛盾,令双方都陷入日益情绪化的怪圈之中。
第三、当香港市民直选诉求上升时,北京官方口径将之定位成“港独”,以台湾问题上的教训来看待香港市民的民主诉求,直接伤了大部分香港市民的心。
如何认识港人的爱国心和京港互动走向
也有分析家认为,作为过去一百五十年英国殖民地的居民,香港市民的爱国心既真诚又脆弱,实在需要各方的细心呵护。无论是“六四”还是华北水灾,甚至是去年中国航天五号飞船上天,香港市民都显示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香港的绝大部分居民都有对共产党统治的恐惧感,加上多年生活在一个虽然没有民主,但却有着极大自由的多元社会里,因此香港大部分市民的内心都渴望做一个中国人,但却不希望做一个不自由的中国人;大部分香港人内心都希望经济上能与大陆融合,但却惧怕来自大陆的威权思维影响到香港的自由。
以这样的眼光来看,香港其实完全不存在所谓“港独”的土壤和基础,京港之间的所有冲突,均缘于中国大陆还不是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如果今天接管香港的祖国大陆,已经是一个自由、民主社会,那么香港人的内心冲突将会减少许多,京港之间的互动也会顺畅很多。
既然这样,无论在经济还是在社会乃至政治多元化方面均飞速发展的中国大陆,应该正视京港之间的这一差异,以及香港人心中的矛盾,并且应该有自信和信心通过大陆的迅速发展,来缩短京港之间在政治思维方面的差异。问题是,无论是香港的左派,还是北京的部分官员(如一再发表对港强硬言论的外经贸部副部长安民),似乎都无法摆脱传统的左倾思维,强调以静态的“一国”(实际上是仍囿于传统左倾思维的大陆政治文化)来统帅“两制”,而忽视了无论是大陆的政治文化,还是香港的国家主权意识,其实都处于一个缓慢而微妙的演变过程之中。
从目前来看,应该认识到港人的国家主权意识正在逐渐完善之中,但同时也要容忍港人的国家认同意识应该有别于大陆百姓的意识;同时更重要的是,认识到香港作为中国接驳国际先进文明的桥梁,其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作用不开忽视,因此京港互动应该是北京在自由、民主的认知上更多地向着香港方向靠拢,而不是相反。
过去二十年,京港之间在生活形态上实际上已经完成了这一靠拢,那么就没有理由在自由和民主的认知上走相反的道路。
(德国之声驻香港记者 邱震海)